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羅冠聰忙政事少歸家 母:同吃一頓飯就夠
為智障女爭權益 八旬母拓眼界感恩
陳母年邁 盼慧蘭可住院舍
買花者眾 溫情未減
幼童睡不夠11小時 損智能社交 港大追蹤研究:僅11%達標 至小三仍受影響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寄養限至成年 去留須商討

【明報專訊】寄養服務到18歲便終止,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寄養服務總監梁何慧儀表示,Mark已過18歲生日,因他是應屆文憑試生,故特別恩恤延長其寄養期至7月考試結束。張太稱往後安排要與社署再商討決定,Mark則希望可繼續住在家裏。

梁何慧儀表示,需寄養個案大多是因父母不能恰當履行責任(inadequate parenting),有酗酒、精神健康問題或是在囚人士等,多數2至3年可成功回家,如Mark這類遺棄個案是少數。她又指,社署曾嘗試聯絡返回菲律賓的Mark生母,確認她是否想放棄撫養權,惟不成功,故只能將Mark寄養。

梁何慧儀又指,現時在登記冊上的寄養家庭有900多個,但基於配對的不同原因,至今仍有不少孩子等待寄養,現有約70個孩子是經過逾3個月仍未能成功配對寄養家庭,列作「難以配對」個案。此外,寄養家庭每月可獲社署4000多元津貼,但她坦言這筆錢或夠支持就讀小學的開支,但對就讀中學者就未必足夠,故業界一直在爭取根據年齡有不同津貼金額。

梁太坦言寄養服務「有血有淚」,有親生家長不懂感恩,半夜打電話怪責寄養家庭,也有孩子到寄養家庭「宿一宵 」便被送回,她指孩子與家人分離,脾氣、情緒上需時適應,寄養家長需有更多包容及耐性。

 
 
今日相關新聞
菲裔寄養孤兒成長 盼「孝敬阿媽」 年滿18 離家前最後一個母親節
寄養限至成年 去留須商討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