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世界﹕不中不西的香港華人戲園
【明報專訊】今時今日,去戲院看電影食爆谷,是你我日常的消閒活動,但香港開埠初年,娛樂設施欠奉,其後人口不斷增加,至1860年已有約9.5萬名居民,絕大部分為華人。他們對消閒活動的需求,促成了娛樂設施的出現,包括太平山區的華人戲園,讓居民有固定場地欣賞粵劇演出。
1.現今所見香港最早的華人戲園資料,是上環怐睎葆撉漸X讓告示,刊載在1856年《華友西報》(又譯《中國之友》,Friend of China)上,內容提到該戲園位於荷李活道正對茪籈|口街的一段,鄰近大笪地。翻查報刊資料,同一地段後來建成了樓高三層的昇平戲園。這所全新設計的戲園,屋頂採用中式重檐歇山頂設計,外牆開有多個窗戶,空氣流通極佳,向墳墓街(後改名普仁街)的一段立面建有西式迴廊,整座大樓兼具中西建築特色,外觀十分雅致(圖1)。
昇平戲園在1877年易手,新經營者把戲園改名為普樂。當時它的競爭對手,包括有1865年開業、同樣位處普仁街的同慶戲園(後改名為重慶戲園)(圖2),以及1870年10月開始演戲的高陞戲園。
2.高陞戲園由富商李陞投資興建,在西區新填海地段落成,建造過程由著名的羅齡建築師樓(Rawling, Medlen and Co.)監工,屋頂由四條大鐵柱支撐,全院以煤氣燈照明。戲園呈方形,安裝有大吊燈的舞台佔用其中一邊,中間為堂座,其餘三邊都設有面向舞台的樓座,內部裝潢十分華麗。然而舞台陳設初時仍沿用傳統式樣,沒有布幕和道具,無論是高山、城牆、廟宇和皇宮,一律都以椅子來表示,不少場景都需要用意會的手法來表達。樂師坐在舞台中央的後方,接近通往後台的出入口。同樣的舞台陳設,亦見於1904年落成的太平戲園的老照片上(圖3)。
香港華人戲園為粵劇演出提供了固定場地,加上市場主導的經營模式,促使粵劇表演在音樂、舞台技巧和宣傳手法方面,都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不少學者指出,這些城市劇場的出現,對推動粵劇演出程式的變革,起茩垠n的作用,而香港早期的華人戲園在粵劇發展史上的角色,就更不可以忽視了。
■知多點
茶園、戲園、戲院
清代以商業手法經營的劇場多稱為「茶園」或「戲園」,觀眾在欣賞戲曲表演之餘,還可以享用茶點和菜肴,其中以北京最為興盛。清末時期,這類戲場也盛行於通商口岸,其中以上海和香港的戲園數量最多,同樣會向包廂的觀眾供應菜肴。戲院一詞較後出現,可能是起源於通商口岸放影電影的場所,20世紀初香港就有一批稱為「戲院」的娛樂設施落成啟用。
文、圖:香港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