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夫人等女網前輩爭取下,四大滿貫之一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在1973年將女子比賽獎金提高至與男子相同,令網球成為體壇最早實現男女同酬的運動之一。不過,其他三大賽事要到千禧年後才正式跟隨美網做法,維納絲威廉絲(大威)等現役球員對此功不可沒。 金夫人打敗男球手證實力 大滿貫男女賽制不同(男單5盤3勝、女單3盤2勝)成為一些人質疑男女網球手「同工同酬」的理據。《衛報》網球評述員米切爾(Kevin Mitchell)認為,所謂女球手打得少就應獲較少報酬的說法「並不公道」,諸如今年初澳網女單決賽細威對德國女將姬爾芭等重大賽事,顯示了女球員的努力、勁度和卓越身手,「她們值得取每一分錢」。 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前主席阿拉斯特曾表示,女球手在訓練與比賽中付出了與男球手同等努力,應獲相同報酬。她強調,女網不反對引入5盤3勝制,但處理這個的問題關鍵不在於性別,而是觀眾與贊助商意願等社會因素。 爭取女網與男網同酬的先驅金夫人在1972年奪得美網女單冠軍,獎金只有1萬美元,僅及男單冠軍的40%。她積極倡議男女「同酬」,威脅杯葛比賽,1973年成立WTA,更挑戰溫布頓男單冠軍里格斯(Bobby Riggs)並擊敗對手以證明女球員實力,美網同年決定讓女子獎金與男子看齊。 澳洲網球公開賽在1984與1985年也實現「男女同酬」,1987和1988兩屆女子獎金甚至稍高於男子,但要到2001年才開始持續平均分配男女獎金。法國網球公開賽與溫布頓網球賽則分別到2006與2007年才跟上「同工同酬」步伐,積極捍衛女球手權益的大威是當中關鍵角色。大威在2006年撰文回應那些指女球手打得少所以報獲酬應少些的論調,指出2005年溫網女單決賽「比男子長45分鐘,卻不收額外分文」,「為什麼溫布頓認為我的冠軍獎杯價值低過男子冠軍費達拿?」 (BBC/Vice Sport/衛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