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消費者委員會早前測試市面有售蔬菜樣本,逾半驗出殘餘農藥及重金屬,蔬菜統營處經銷的本地信譽蔬菜則過關,不含農殘。去年信譽農場數量增至308個,但其所佔面積卻微跌0.7%至不足3000公頃。漁護署解釋,主因是有內地信譽農場因搬遷而關閉,今年料會回升。 農場面積跌 漁署:搬遷 漁護署農業主任駱偉成稱,信譽菜有嚴謹質量控制,除了農場要有良好往績及經驗,由生產至批銷更須過三關,包括漁護署每半年稽查農場、收割前送檢、運到菜統處後再檢驗,確保農殘不超法定上限。 駱偉成指漁護署會考慮農夫的經驗和往績等,決定是否認證其農場為信譽農場。信譽農場並非禁止使用農藥,但要如實申報,並按指示使用,例如將農藥稀釋至特定比例。 出產蔬菜亦必須經菜統處經銷,以監管質素,另抽佣6.5%至10%,佣金撥到農藥發展基金。另外,所有信譽菜的包裝上均會有「好農夫」標誌。 每月平均檢驗2至3次 蔬菜統營處市場經理(化驗室)曾偉雄稱,化驗室每日可驗240個樣本,在菜統處批銷的蔬菜會輪流抽檢,每個農戶每月平均驗2至3次。測試分兩部分,首先是快速測試,40分鐘便知樣本有沒有農殘。詳細測試則抽取蔬菜樣本的萃取液,再用儀器分解其化學結構,45分鐘便可分辨殘餘農藥的種類及濃度。 倘樣本驗藥殘即停售 漁護署資料顯示,現時每日平均有360公噸蔬菜經菜統處批銷,佔本地消耗蔬菜的23%;當中50噸為信譽菜。自2014年8月《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生效後,該年經菜統處批銷的蔬菜中,有24宗懷疑農殘超標並轉介至食環署個案;去年降至9宗;今年截至上周五未有樣本超標。若有樣本農殘超標,菜統處會即時停售,直至漁護署完成調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