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酢漿草.進食擦拭兩相宜
香港原生的酢漿草長有小黃花。(圖﹕郭沛姸)
這條東澳古道,是昔日人們來往東涌及大澳的主要通道。(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 此小草三葉酸也,其味如醋。與燈籠草之酸漿名同物異…… ” 《本草綱目》
香港原生的酢漿草會長出黃色的小花,它們生長於路邊和荒地。走到東澳古道,在石地旁邊發現了酢漿草,它的葉子以三塊為一組,味道酸酸的,因此也被稱為「酸味草」,往時有人更喜把葉子放到口裏咀嚼。葉曉文說:「以往人們喜歡採摘來吃,也有人用來弄沙律。」
葉曉文指《本草綱目》中也提到專長黃色小花的酢漿草:「此小草三葉酸也,其味如醋。與燈籠草之酸漿(指茄科酸漿屬)名同物異……初生嫩時小兒喜食之,南人用揩瑜石器令白如銀。」它有不同名字,如三葉酸、酸母、酸漿等,而且不止可食用,還可以用來擦亮鏡和銅器等。酢漿草非常細小,但生命力極強,她指它們能夠在冬天花蕾未張開時就成功授粉、結果,它們也「知時」,晚間會把葉子如傘子般向下收起,減少流失水分。不過酢漿草花和葉子帶有微毒,大量食用會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腎結石,大家還是眼看手勿動!
【明報專訊】廣東人用「煲」煲飯、用「煲」煲水、用「煲」煲藥,飯煲、水煲、藥煲的「煲」字,源自哪裏?
1.鑊、釜、鍋
唐朝段成式《...
詳情
【明報專訊】粵語有不少俗語和「煲」有關,如:
掟煲:掟即摔,砂鍋一摔就散,比喻情侶、夫妻感情破裂,一拍兩散。
箍煲:是「掟煲」的...
詳情
【明報專訊】莊子金句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田井裏的青蛙不能談論大海,因受居所限制;只...
詳情
【明報專訊】到底是什麼讓追求自由、淡看生死的莊子死後成仙?唐朝天寶年初,唐玄宗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莊子》為《南華真經》(或《南華經》...
詳情
【明報專訊】科學實驗並不陌生,「文字實驗」到底如何「做」呢?過去的4次《文字再造》把古詩、小說、劇本、詩人故事、歇後語等各式各樣的文字以劇場...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