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着中央軍委及下設直屬機構和各戰區、軍種主要領導人陸續公布,解放軍沿襲了數十年的架構改革大致塵埃落定。有香港軍事評論員認為,此番軍改要形成「軍委管總、軍種主建、戰區主戰」的格局,可以使解放軍在原戰略、戰役、戰術3種戰爭級別基礎之上,再細分並研究第四種戰爭級—戰區戰略,且可在未來數年內逐步走上正軌。
明報記者
分離原總參職能 符現代戰爭需要
本次軍改最為重要的成果,即是將軍種的日常建設與戰時的作戰指揮分離開來。本港軍事評論員梁國樑表示,隨着現代戰爭的科技化及立體化發展,解放軍沿襲數十年的指揮管理系統已經不能符合現代戰爭的需要。「比如日常的建設、管理、訓練、作戰,以前均是由總參謀部負責。這種集權式的指揮模式,在日常工作上比較繁複。而軍改後的架構,則是將軍種與戰區分割開來,將原屬於總參的管理職能剝離出去,聯合參謀部及戰區就可以脫離原來繁複的事務性工作,從而更加專一和系統地研究有關戰略、戰役、戰術等一系列問題。」
「國家安全受到的威脅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海陸空天與電磁的五維空間,而戰區的作用就是將之組合起來考慮。」在現時立體化戰爭的背景下,軍改前各軍種相對的獨立性,成為現代聯合作戰的重要的障礙。跨軍種之間的協作與作戰,原本需要總參進行命令和部署。但戰區成立後,聯合作戰的權限則從國家一級下放到戰區一級,各軍種的協作也變得更加靈活高效。
沿襲美國架構 戰區首長作戰略評估
梁國樑指,從目前解放軍軍改的大體方式上看,更像是沿襲美國的軍事架構與策略。五大戰區的建設,也給日後解放軍研究部署戰區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無獨有偶,軍方喉舌《解放軍報》旗下的《中國國防報》,日前引述了一項由美國國防大學發布的報告指出,制定戰區戰略最關鍵的步驟之一是實施全面的戰區評估,即「戰區首長評估影響戰區環境的諸多戰略要素,從而進一步確定戰區的任務、目的和行動流程。通常評估的主要工作是對作戰司令部的任務、能力和局限進行細致分析,確立各種任務,以及戰區戰略的目的和需要達成的效果」。
報道指出,五角大樓將全球美軍的部署,按地域劃歸六大地區作戰司令部,各司令部首長都會根據本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戰區戰略。據美軍條例,這份戰區戰略就是各戰區首長為本戰區作戰設立的指導性綱領,其目的在於明確如何協調利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各種國家資源,以達成戰略目的。
西部戰區需保「一帶一路」安全
梁國樑表示,軍改新劃分的五大戰區不是地盤擴大了,而是較曾經的七大軍區擁有了符合國家大戰略方向的戰區戰略基礎。以西部戰區為例,該戰區的戰略要承擔很大一部分「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安全﹕對內需打擊「三股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對外還需考慮境外因素對「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影響,並針對研究地應對反擊方法。未來幾年將是各戰區研判戰區戰略的時機,中國的戰區戰略也有望逐步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