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會:后海灣僅錄4.3萬水鳥 8年減半
【明報專訊】香港觀鳥會公布香港最新鳥類概G,其中米埔后海灣水鳥數目今年1月下降至4.3萬隻,為2004年錄得約4萬隻後的新低,較2008年高峰期約9萬隻減少超過一半。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認為,香港的濕地保護已做得不錯,水鳥數目依然下降,可能是因為「地區性問題」已很嚴重,又稱水鳥數目下降可能與內地偷獵及環境破壞情G有關。
余日東解釋,有理由相信「鄰近地區」對濕地的保護「力度未必咁大」,而中國面積大,若有問題發生的話「影響好大」,又指內地偷獵和環境破壞情G嚴重。余日東說,部分內地人愈來愈富有,為排場會吃較珍貴的野味,使中國偷獵雀鳥問題嚴重,執法力度卻不足,影響雀鳥生態。余又指出,中國沿海的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很大,若一些濕地消失,原本會經這些點休息補充後來港的遷徙水鳥,就可能不來香港。
或因內地偷獵破壞環境
余表示,在較極端的例子如翹鼻麻鴨數量,1998年香港有3000隻,但此後一直減少,至近年已很難看到,前年更錄得0隻,幾近絕[。相反,有研究發現較喜歡在「污糟水」中找幼蟲為食物的反嘴鷸,30年前只有約百隻,近年卻增至逾萬隻。余日東表示,從水鳥數量可看到濕地的情G,簡單來說水鳥數量愈高代表濕地質素愈好,但也受附近地區濕地的情G影響。
原棲息地被 米埔水鳥增
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分析,過去有兩三年米埔的水鳥數目突然增加,相信因附近濕地被牷A水鳥在「綠洲效應」下改為到香港棲息。現時水鳥數目大約下跌至2004年的水平,接近米埔原本可承載的水鳥數量。
林超英相信,這些因原棲息地被狾茖茖鴞怌H的水鳥,或會因「好逼唔夠食」,部分轉到更遠的濕地,但另一部分可能不夠食物而死亡。
另外,香港觀鳥會去年共為《香港鳥類名錄》確認增加了12種新鳥種,當中包括6種林鳥、2種水鳥和海鳥,以及4種曠野鳥,總數增至53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