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角度﹕學生應否 參與政治?
【明報專訊】學生參與政治,不時被質疑背後有政黨撐腰,或被指為政客利用的棋子等,而學生一方則稱自己已有足夠的判斷力自決並願承擔責任,近年雙方針鋒相對。究竟學生應否涉足政治?青年參政又為香港的政局帶來什麼影響?
事件背景
愈來愈多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打破外界認為他們「政治冷感」的形象。除大學生組織學聯不時見於遊行隊伍外,2011年起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擔大旗」,促成社會關注國民教育科,後成功組織市民集會,令政府擱置被質疑「洗腦」的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雙學」學生領袖在2014年佔領運動更擔當重要角色。2015年,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爭取將立法會選舉參選年齡由21歲降至18歲。11月,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下新高,同年約26萬新登記選民中,18至25歲的「首投族」至少新增1.5萬。「戰場」亦延伸至校園之內,港大校委會因副校長的任命及主席的委任爆發爭議,2016年1月學生曾圍堵校委求對話,校委會同意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大學的管治及其有效性。以上種種似乎反映年輕人在制度內外參與政治。
■評論節錄
◆青年不能置身事外
中學通識科主任張銳輝:
參與者理性抉擇
張銳輝撰文認為青少年應否在求學時參與政治其實是個「偽」問題……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青少年當然是「眾人」的一部分,又認為在今天強調公民權責、積極參與的社會氣氛下,「青少年可置身事外嗎?」,更指出若認為政治參與可能影響青少年的學業,那麼對成年人來說也可能影響事業,參與者同樣需要作出理性抉擇,這並非否定青少年政治參與的理由。
˙解讀
張銳輝界定政治參與的定義,認為可分為不同的參與程度,認識、關心與討論已是一種政治參與的形式,而表達個人意見的權利(rights)絕不限於成年人,青少年同樣擁有。他認為,公民對某議題有一定的認識和分析後建立個人觀點,進而公開表態及化為行動,是「經過理性思考而選擇不同層次參與」的過程。青少年年紀小不代表對議題認識不夠深入,反或因常使用網絡媒體,接觸資訊寬廣度及速度甚或遠高於成年人。加上青少年在社會階層的獨特性,面對的問題與挑戰如向上流機會不足、考試、就業帶來的壓力,令「他們不易在現存的政治架構中找到代言人」,因此青少年身體力行參與政治是理所當然。
◆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
教育局長吳克儉:
被控或影響升學就業
2014年5月吳克儉開腔明言「佔中不可能不違法」,參與學生一旦被控及留案底,將嚴重影響日後升學及就業。
《環球時報》社評:
學生任務是學習
《環球時報》2012年7月6日發表社評,稱中學生的任務都是學習,不應鼓勵學生參與群體事件,「中學生屬於未成年人,他們思想尚不夠成熟,但熱情高、敏感度高,沒什炬o掛和社會壓力,因而無所畏懼……很容易被成年人推茖哄C」
˙解讀
兩者從學生的責任(responsibility)出發。《環球時報》的社評認為學生任務是學習,更以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的主力是包括中學生在內的年輕學生為例,論述有人利用未成年人實現政治目的是不道德的。
吳克儉就側重於學生參與政治後要承擔的責任,包括對前途的影響。2016年1月他說教育不是政治工具的一部分,強調不要將政治帶進校園。2014年,佔領浪潮席捲學界。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同年9月以電話形式,收集2003名市民對於中學生應否參與罷課及佔中等政治活動的意見。調查超過一半受訪者是40歲以上,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反對中學生參與罷課及佔中等政治活動,逾半數認為家長應明確反對中學生罷課。聯會主席曾智雄認為,中學生應對社會有全面理解才參與政治活動,並憂慮有學生參與罷課的中學會被標籤,影響學生前途。而學聯也有發動大專生罷課,曾智雄認為大學生思想較成熟,但仍未有太多社會經驗,不希望大學生因參與政治運動而影響個人學業及前途。
◆青年參政表現未成熟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屠海鳴:
青年一代參政 要放眼未來
屠海鳴認為「香港青年一代要拓寬參與政治的空間,一定要放眼未來,聚焦經濟和民生的大事,提出自己的主張並躬身實踐,才能體現自身價值,贏得一席之地」。
˙解讀
屠海鳴撰文〈由區選看青年一代應如何拓寬參與政治空間〉,指出香港回歸18年,回歸前後成長的年輕人「價值觀的形成正好處於新舊交替的歷史階段,對世界、對國家、對香港、對自身的認識,都難免出現迷惘與困惑」。屠海鳴認為「一些年輕人誤認為除外交和國防外,其他所有權力都屬於香港」、「年輕人從政,首先應該把法律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屠海鳴批評年輕一代參政往往以衝擊「挑戰法律的底線」,威脅法治精神。這似乎是價值觀優次(priority)錯置。他觀察到有年輕區議會參選人「無心於未來社區繁瑣艱辛的工作」,只茩型F治的「光環」,不做實事只空叫口號,強調從政需要選民的支持,要贏得選票,必須恪守底線原則、遵循政治規律。
◆參與政治實踐所學
英華書院中五生黃守宏:
學生有獨立思考能力
黃守宏向《通通識》投稿,認為參與政治運動可以為青少年帶來寶貴的經驗,同時認為會參與政治的學生應該已有足夠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判斷是非黑白;參加遊行亦是按自己意願,未受他人影響」。
「本土民主前線」成員、臨時發言人衛碧君:
參政是將學習實踐
2016年2月8日年初一「本土民主前線」下午宣布「捍衛旺角夜市」,呼籲市民加入,最終演變成警民暴力大衝突。衛碧君是將考文憑試的17歲中六女生,她表示組織大部分成員仍是學生,衝突後有約20名成員及義工被捕,她自己也有被捕的心理準備,但聲言不會後悔,「若一個人只是死讀書,不將自己學習的知識、做人態度實踐出來,讀幾多書都無用」。
˙解讀
反對學生參與政治的一方多以「學生首要責任是讀書」作理據。上述二人則認為,課堂以外的經驗和實踐亦同樣重要,學業成績並非一切。前「雙學」成員張秀賢受訪時說,父母也曾擔心他因參與社運而未能兼顧學業成績,但其文憑試成績理想,父母便完全放心,最重要是做好時間管理。同時他認為組織及參與社會運動,改善了他的溝通技巧,「反對或支持一件事前,須先了解來龍去脈,才有充分理由與人爭辯」。
社會將「好學生」定義為品學兼優,就讀公開大學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中學時已積極發表政論,他認為好學生不一定要有「5**」,「好學生是用學生的身分在社會上承擔責任,成為一個社會公民(citizen),一樣可以發聲表達意見」。
◆青年參政改變議會老化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
將青年聲音帶入議會
2015年10月,黃之鋒向高等法院就立法會選舉參選年齡申請司法覆核,認為可拓展青少年參政的空間。他批評現時議會是「老人政治」,需要更多青少年的新聲音。如果要長期的抗爭就要在體制內有力量,而不可以單靠爆發性的議題運動。
資深傳媒工作者梁美儀:
青年參政是世界潮流
梁美儀在報章撰文,認為「青年參與政治,希望突破現有社會既得利益者壟斷局面的意志,已是現今年輕世代的潮流」,青年參政或能為現有的政治局面帶來新氣象,比採用家長式管治或洗腦式政治對社會帶來更多的改變。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
晉身議會青年 力量是少數
葉健民撰文〈青年與政黨合流﹕台灣可以香港行嗎?〉,指出「願意參與選舉晉身議會的青年力量,其實只佔一個很小的比例,甚至是嘗試把抗爭動力轉化為恆常組織的例子,亦是少數」。
˙解讀
黃之鋒認為青少年參政能夠改革現時議會內的「老人政治」。學民思潮成員劉貳龍撰文〈年輕化是議會革新之始〉指出,議會由年輕世代接棒,總好過再任由上述政治老人繼續胡鬧,浪費了議席原有監督和制衡當權者的作用。
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回應「老人政治」時,指黃之鋒毋須說多餘話,否則只會顯其見識不足,「議員由選民選出薄A點叫老人政治?選民有權去揀,係選民翵M定,冇話20歲就一定贏40歲、40歲會贏60歲」。
梁美儀撰文〈18青年不笨〉,引用外國例子指出年輕人參政是現今潮流,如2015年代表蘇格蘭國家黨參選的21歲女大學生擊敗資深議員,成為英國國會350年來最年輕的議員;台灣在反服貿運動後,也開始有年輕組織參與政治,並有組織爭取將投票及參政的門檻降低,希望突破現有社會既得利益者壟斷局面的意志。她認為香港自佔領運動後,大眾始發現年輕一代對社會政策及現狀有強烈不滿,「與其讓他們在建制之外透過街頭運動或在網上世界表達不滿,何不考慮降低門檻,讓他們嘗試作出改變」。
不過學者葉健民認為,事實上願意走入制度進入議會的青年少之又少,不少完全看不到走入議會如何可實踐抱負,感前路茫茫苦無出路而情願「轟轟烈烈拼一場」,導致政治局面更分化,難以平衡議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