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科學家認為,2012年橫掃美國東岸的颶風「桑迪」所帶來的雨量,「有35%是因暖化而來」。
放大
 
寒流襲港期間大帽山錄得破紀錄低溫,更出現結霜現象,不少市民冒寒風上山觀霜。
放大
 
(圖3)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議題﹕各界減排應對
時事議題﹕能源科技與環境
觀點與角度﹕學生應否 參與政治?
人物X概念﹕港版Adele X 自我形象˙港版Adele 張潔瑩街頭堅持我聲途
概念解碼﹕生活質素(quality of life)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極端天氣將成常態?

【明報專訊】2016年1月天氣反常,「世紀寒潮」席捲全球,香港氣溫低見3℃,山頂出現難得一見的結霜、結冰、霧淞等氣象。專家指出,人類處於極端天氣的適應期,酷暑、颶風、嚴寒等極端天氣事件幾乎成為常態。有科學家認為極端天氣事件愈見頻繁,與全球氣候暖化有關。

◆極端天氣(extreme weather)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資料,天氣現象的數值(如溫度、雨量等)與平均數據/狀態相差愈遠的愈小可能發生,而最小可能發生的(出現機率通常少於5%),便稱為「極端天氣」,包括熱浪、寒流、暴雨及洪水、乾旱、颶風、龍捲風等。

每個地區的平均氣候狀態各異,所以各地判斷極端天氣的標準也不一樣。以氣溫為例,2016年1月24日香港氣溫最低跌至3.1℃,為59年新低。自1885年香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月最低平均溫度為9.9℃,3.1℃對香港來說,屬嚴寒。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El Nino)現象是西班牙文「聖嬰」的譯音,因通常在聖誕節前後出現高峰而得名,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全球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降雨量過多的極端天氣;依靠農業和漁業的發展中國家最受影響。

厄爾尼諾出現頻率並不規則,平均約4年一次,每次持續約12個月,屬自然循環。但隨全球升溫,科學家預計2050年後,其出現頻率將增加一倍。科學家認為2015年是「超級厄爾尼諾年」,大部分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形成,共產生13個超強颱風,較平均一般5個為多。出現厄爾尼諾的年份,香港的降雨會比正常多,熱帶氣旋則偏少。

■極端天氣與 氣候變化

近來全球不斷出現極端天氣,有科學家將情G聯繫到氣候變化,但科學界對於氣候變化是否一定會導致極端天氣仍有分歧。

地球氣候系統相當複雜,牽涉很多自然變因,例如厄爾尼諾(El Nino)和拉尼娜(La Nina)現象,因此很難概括造成極端天氣的氣候原因。再者,極端天氣是不常見的特別狀G,難以在有限資料下找出變化趨勢。香港天文台也指出,極端天氣亦屬正常氣候的一部分,即使氣候沒有任何變化,依然會出現。

全球暖化 加劇極端天氣現象?

科學家普遍相信,全球暖化增加極端天氣的頻率和破壞力。全球暖化下,更多能量被傳導到大氣中,大氣的溫度上升,可容納更多水蒸氣。單以此來看,寒冷型的氣候事件將會減少,熱浪將更頻繁,而旱季和雨季的強度和頻率也將改變,造成更多乾旱與洪災。而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意味風暴吹襲水面形成的浪潮將更高。

根據聯合國減災署(UNISDR)2015年11月發表的報告,自1995年以來,洪水、暴風雨及其他極端天氣現象造成的災難奪走了60.6萬人的性命,另使41億人受傷、家園被狻弇搡簬瘣岱U,經濟損失估計達1.9萬億美元。報告稱,雖無法估計災難增加與氣候變化有多大關係,但兩者有明顯關聯。IPCC於2007年公布的第4次評估報告指出,部分極端天氣(如熱浪、暴雨等)因為氣候變化而增加,部分(如寒潮、霜凍等)則因而減少。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至2015年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暖的5年;受強勁的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暖化雙重影響,2015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同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為有紀錄以來第4低。同年全球發生不少極端天氣事件,包括熱浪、雪災、乾旱、洪澇及暴雨等。

極端天氣例子:寒流襲港

2016年1月北半球寒氣逼人,「霸王級寒流」襲港,大帽山錄得破紀錄最低溫的-5℃。造成寒潮的原因有多種,不少專家認為該次寒潮與北極氣候變化密不可分。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專家表示,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冰蓋體積在近30年減少20%,極地海洋海面相對溫暖的空氣因此向寒冷的高空移動,令極地冷空氣在高壓系統推動下,大舉南下,致北半球氣溫驟降。此外,由於全球變暖以及氣候異常,外界暖空氣大量入侵,也使原本穩定的「極地渦旋系統」失去平衡而分裂南下,引發寒潮。

極端天氣例子:美國末日雪暴

氣候暖化令北美降雨及空氣濕度增加,一旦遇上寒流,便可能形成「末日雪暴」(Snowmageddon)式的超級暴風雪,美國的「東北風暴」(Nor'easters)便是典型例子。2016年1月,美國東部遭受「怪獸」級暴風雪侵襲(圖3)。氣象學家解釋,2015年大西洋海面溫度比平常高了華氏2度,大氣中的水氣因此多了10%,故雪暴的降雪量動輒便可比平常多出20%。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氣候科學家Michael Mann說,不能說超級風暴是暖化的直接產物,不過「暖化令它們更可能惡化」。

熱浪愈來愈多 乾旱持續更久

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2011年已警告,隨茈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現象將更頻繁,且強度更大,影響地區亦更廣,如以往100年才出現一次的熱浪,將可能變為「20年一遇」;到21世紀末,一些現在看來少有的極端天氣,將不再顯得特別。

聯合國減災署上述報告也指出,2005至2014年間,全球共發生335宗氣候相關的災難,比1995年至2004年多14%、比1985至1994年多近1倍。報告警告,接下來的幾十年,「氣候相關災難將出現上升趨勢」。

IPCC則預測至21世紀末,「幾乎肯定」熱晝、熱夜及熱浪會愈來愈多,出現冷晝、冷夜及霜凍的頻率則相反;極端降雨「非常可能」更頻繁及劇烈;乾旱則「可能」持續更久、更嚴重。

■極端天氣重創發展中國家

「極端」代表天氣數值超出我們常處理的範圍,甚或達到災害等級。不同的極端天氣影響各異,對發展中國家的衝擊遠較發達國家為大,因前者往往欠缺資源、技術來預測、預防和應對。

極端天氣可能影響:

1. 造成人命傷亡

2. 造成經濟損失

3. 乾旱、熱浪和洪水影響農作物收成,繼而令價格升高

4. 乾旱下,發生山火的風險較高

5. 超級颱風和洪水會摧狻衎峞A災民流離失所

6. 颱風帶來的暴雨或導致澇災,淹沒沿岸及低窪地區

7. 災難疰a基礎建設,增加救援難度

8. 導致傳染病蔓延

9. 若政府預防或災後處理不當,或衝擊管治威信

10. 影響生態系統平衡

◆近年極端天氣事件及影響

寒流(cold wave)

2016年1月下旬,香港以至中國大陸、歐洲、北美以及東亞等陸續遭遇嚴寒天氣。地處亞熱帶的廣州罕見下起霰雪,為60年來首次;韓國和日本受暴雪影響,航空交通大亂。

暴雨(rainstorm)

2015年12月下旬,南美國家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及烏拉圭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導致連日暴雨,觸發多地水災,為近50年來最嚴重,逾16萬人需逃離家園。

暴風雪(snowstorm)

2016年1月下旬,被稱為「暴雪哥斯拉」(Snowzilla)的颶風級威力暴風雪橫掃美國東岸12個州,最少奪去19人性命。東部8500萬人口受影響,逾20萬人失去電力供應,陸空交通癱瘓,估計經濟損失逾10億美元。

颶風(hurricane)

2013年11月超強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造成逾6000人死亡、1700人失蹤。由於災後屍體處理不當,傷者亦未獲合適治療,在藥物短缺及乾淨水不足下,爆發多宗痢疾。志願機構統計,當地災民患創傷後壓力症的比例高達82%。

熱浪(heat wave)

高溫會增加病發率和死亡率,長者、幼兒和長期病患者等尤受影響。2010年,俄羅斯熱浪造成逾5.5萬人死亡,此後美國疾控中心(CDC)宣布熱浪為「最致命的極端天氣型態」。

2015年全球多地受熱浪影響。5月,印度多處出現「超級熱浪」,氣溫動輒超過45℃,10多天內有近800人熱死。8月,德國和波蘭多地氣溫接近40℃,西班牙西部則因乾旱高溫而發生嚴重山火,葡萄牙出現嚴重或極端旱災的地區更接近全國面積八成。

龍捲風(tornado)

2015年12月,澳洲悉尼罕有遭龍捲風吹襲,強風時速高達逾200公里創下當地紀錄,許多房屋被摧牷A約6000戶水電供應停頓。美國南部地區遭遇一連串暴風雨和龍捲風襲擊,造成最少15人死,數百民宅被牷F密西西比州上千戶家庭聖誕節期間停電,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乾旱(drought)

2015年中,中美洲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降雨量大減,出現嚴重旱情,巴拿馬運河區域的加通湖和阿拉胡埃拉湖水位低於往年平均水平,當局8月宣布加強對經過船舶的吃水深度限制。美國中西部也嚴重乾旱,災情最嚴重的加州頒布州史上首道限水令。

受乾旱影響,2015年下半年多個亞洲主要產糧國家的農糧部門下調未來一年的產量預期,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預計大米產量下降15%至2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指出,在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後的12個月,非燃料類的大宗商品價格平均升5.3%。

《明報通通識 第374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極端天氣將成常態?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