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在2008年6月開始執行「限塑令」,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遺憾的是,7年來這一規定一直難以嚴格落實。 據「人民法院報」報道,節假日期間是塑膠袋使用的高峰期,而「限塑令」在大陸實施7年多以來,效果並不明顯。為減少使用塑膠袋產生的污染,多地提倡使用「環保袋」、「菜籃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試圖破解塑膠袋的難題。 有統計顯示,全球每年塑膠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6000萬噸以上。「限塑令」規定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價格的桿槓調節機制來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引導、鼓勵公眾合理使用塑膠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 但在大陸很多消費者看來,相比便攜的需求,塑膠袋幾毛錢的成本感受不明顯,在不少超市,每年僅出售塑膠袋就能賺上千萬元人民幣,「限塑令」甚至淪為了「賣塑令」。 據指出,除社會心理因素之外,「限塑令」之所以在執行中有困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配套措施的缺席。目前,「限塑令」在執行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替代品環保購物袋價格太高,消費者難以承受。多數替代品平均售價3到5元人民幣,有的檔次更高,定價也更貴。可以想見,這樣的價位很難讓普通人接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