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油誘惑 考驗巴黎氣候協定
潔淨能源投資創新高 仍靠政府支援

[2016.02.06] 發表
去年底全球簽署《巴黎協定》,重新訂立溫室氣體減少排放的藍圖。(網上圖片)

油價暴跌一方面衝擊全球政經局勢,另一方面增強石油相關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有分析擔心,廉價石油會成為全球新氣候協議的絆腳石。不過數據顯示,全球對潔淨能源的投資在低油價時代不減反增,同時油企因盈利減少而控制投資,反映可再生能源的長遠發展未必受到影響,前提是政府願意維持投資這個行業,直至其有力自立。明報記者

去年底全球簽署《巴黎協定》,重新訂立溫室氣體減少排放的藍圖,規定連發展中國家皆要投入長遠減排,被視為對抗氣候變化的一大突破。

可是油價在協定簽署前已跌穿每桶50美元大關,隨着油價近期繼續拾級而下,甚至一度跌穿每桶30美元,不少分析擔心,各國加快採用相對變貴的潔淨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意欲將削弱。

中美力推環保政策

《紐約時報》上月底報道,以美國為例,油價走低令採用可再生能源的電動車吸引力減弱,不少美國人寧願買回使用化石燃料的卡車和越野車。

不過奧巴馬政府未有放棄推動環保的意志,堅持汽車生產商須在2025年前將車輛的燃料效益提升將近一倍。

另一化石燃料消耗大國中國亦推出考慮環保因素的政策,在油價跌穿每桶30美元之際,當局規定國內汽油和柴油必須維持在國際油價每桶40美元時的水平,以避免國民趁低價盲目消費化石燃料。

據報當局規定,煉油業國企要把從差價中取得的額外盈利,撥入推動節能和控制污染的特殊基金。

《紐時》警告,《巴黎協定》奏效的前提是各國政府必須抵抗廉價化石燃料的誘惑,維持鼓勵或規定採用零排放能源的政策,問題是此舉也許成本極高,在傳統燃料變便宜之際,政治上難受歡迎。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直言:「這將是檢驗各國政府的試金石,看他們是否在認真看待巴黎氣候會議的成果。」

硬稱零排放 政治阻力大

從另一角度看,太陽能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採成本正在下跌。儘管油價早在前年開始低迷,但彭博附屬研究部門「新能源金融」(BNEF)的數據顯示,全球對潔淨能源的投資總額去年升至破紀錄的3293億美元,比前年上升4%,美國電網去年新增電力的頭號來源更是首次屬於風能和太陽能。

BNEF創辦人利布里希(Michael Liebreich)說:「對那些預期潔淨能源投資會因油氣價格下跌而停滯的人來說,這數字是絕妙反駁。那反映太陽能和風能的成本競爭力不斷改善。」

油企乏盈利動力 反可助環保

事實上,油價低迷下油企被迫縮減投資規模,對環保事業反而可能有利。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分析指,低油價估計令總值3800億美元在上游業務(即能源勘察和開採等)的投資延宕。加拿大評論員安德森(Mitchell Anderson)在《衛報》解釋,容易開採的油田早就所餘無幾,只剩下油砂和極地冰川地帶之類的高成本油田,低油價顯然會打擊投資意欲,加國阿爾伯塔省多個油砂田開採工程去年起便停止。

《紐時》提醒,零排放技術前景未必一片明朗,最大問題之一是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普及仍甚為依賴官方力撐,一旦政府無力支持下去,該行業勢必面臨重創。以西班牙為例,經濟轉差令政府7年前開始減少扶助可再生能源後,該領域的發展幾近停滯。英國也有分析警告,政府逐步取消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後,風能和太陽能行業也許會崩潰。

更多國際要聞
疑黑幫仇殺 愛爾蘭3槍手襲酒店
【明報專訊】愛爾蘭有槍手假扮警察闖入酒店開槍,造成一死兩傷,三人都是一個販毒集團成員,愛爾蘭總理肯尼聽取匯報後指案件涉及黑幫仇殺。 現... 詳情
索馬里周二(2日)發生的空中巴士321型客機半空炸穿洞事件(見圖) ,懷疑是坐輪椅自殺襲擊者造成。《華爾街日報》引述西方外交消息人士說,調查... 詳情
沙特阿拉伯軍方發言人首次表示,只要美國為首的聯軍提出,沙特隨時可以派地面部隊到敘利亞攻打「伊斯蘭國」(ISIS)。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表示歡迎,... 詳情
津巴布韋鬧旱災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宣布全國遭遇嚴重旱災。統計顯示,總人口約1000萬的津巴布韋如今有240萬人口急需糧食援助。 此前,歐盟已經多次督促... 詳情
【明報專訊】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1間酒店起火,造成19人死亡,死者據報包括多名菲律賓人,亦有巴勒斯坦人和當地人。 事發在自治區首府埃爾比...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