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分析: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崩潰

[2016.01.18] 發表

【明報專訊】BN(O)是「英國國民(海外)」(British National(Overseas))的英文縮寫,持有人可稱為英國國民或大英協公民,但並不賦予任何地區的居留權。BN(O)身分於1980年代因香港前途問題而設,時香港乃英國殖民地,港人屬英國屬土公民,1987年起可申請登記成為「英國國民(海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起終止登記程序,合共約340萬人申請。

李波失蹤案引發人身安全問題

「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被視為香港回歸中國後社會維持繁榮穩定的基石。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李波在香港失蹤,引起內地執法人員跨境執法疑雲,被質疑破壞「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港人言論自由乃至人身安全受威脅的疑慮浮現,致出現部分人熱議應否重新領取BN(O)護照,甚至有聲音認為BN(O)為香港人的「最後逃生門」。

資深傳媒工作者梁美儀撰文直指BN(O)的討論「代表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開始崩盤」,又指李波在港失蹤觸動了港人「最深處的恐懼神經」:特區政府在「一國」之下,無法保護居民的人身安全,從而迫使港人開始有準備「逃走」的心態。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自1993年起定期進行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的調查,對上一次調查在2015年12月,淨值(即負面比率減正面比率)有6.7%。綜合過去多年的結果,市民對一國兩制「最有信心」(淨值最高)是2008年4月的調查,達60.8%;最低的一次是2014年9月,淨值負18.7%。

■相關概念

多元身分(multiple identities)

國民身分認同(national identity)

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

多層思考

1. 參考資料,指出和解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續期查詢增加與政治信心的關係。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影響個人身分認同的因素。

參考資料

1. 梁美儀,《BNO再興的哀歌》,2016.01.11

2. 明報通識網熱門專輯「中港矛盾」:link.mingpao.com/17829.htm

3. 香港電台通識網「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專頁:www.liberalstudies.hk/hongkong/ls_hongkong_70.php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60118BO.doc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王喜稱周恩來「屈原之後」遭封殺
【明報專訊】˙現代中國 ˙封殺藝人×意識形態 新聞撮要 香港男星王喜(原名鄺毅怡)近日因為在網上轉載中共開國總理周恩來可能...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網民近年多用微博交流,但中央政府大力收緊網絡上的言論自由,包括實施網絡實名制、微博管理人員篩選及刪除發文、政府因網上言論提告... 詳情
時事點對點﹕搖滾巨星大衛寶兒逝世
【明報專訊】˙全球化 ˙巨星殞落×文化輸出 新聞撮要 英國殿堂級搖滾巨星大衛寶兒(David Bowie)與癌魔搏鬥18個... 詳情
【明報專訊】大衛寶兒憑着其獨特音樂風格和創新的穿衣格調風靡全球,1970年代將英倫搖滾音樂風潮帶到全球,著名樂評人袁智聰認為他的音樂跨越時代... 詳情
時事點對點﹕冬季流感高峰將現
【明報專訊】˙公共衛生 ˙流感高峰×健康意識 新聞撮要 暖冬下的1月未見流感高峰,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表示,根據實時...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