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試為中國帶來外交難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在例行記者會拒絕直接證實中方傳召朝鮮大使傳聞,只稱中方「已向朝鮮駐華使館負責人進一步闡述了中方的立場」。華春瑩又未直接回應中方會否支持安理會再度制裁朝鮮,重申中方堅持通過六方會談框架解決問題。不過,有內地專家指出,六方會談並非解決朝核爭議唯一渠道,北京應為這一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作最壞打算,「否則就是失職」。 朝鮮決心推核 反對者視為敵人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接受「財經網」訪問表示,朝鮮已多次聲明其最終目的是成為一個擁核國家,不應「膚淺」地認為核試只為引起美國及國際社會注意。張指出,「朝鮮對於推進核計劃有強大決心」,反對者都被當作敵對勢力,即使中國也不例外,而中國還沒有清晰對策,今次核試是其對朝政策一個重大考驗。 華切身利益受威脅 東北難安枕 張璉瑰2014年曾警告擁核的朝鮮將是中國重大安全隱患,指朝鮮不像其他擁核國家般具備遠離人群或可避免造成核泄的「安全」地點,一旦失手,人口稠密的中國東北將出現大片永久荒蕪地帶。他接受財經網訪時重申,朝鮮在東亞人口密集區核試,離中、韓、俄3國非常近,顯然對周邊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他認為,中國政府堅持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及透過六方會談解決朝核問題,是「非常善良美好」及「充滿理想」,但任何一國切身利益受威脅時均應有充分準備,既向最好方面努力,也要為最壞結果作打算,「不能把六方會談看成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如果六方會談開不起來,我們就束手無策了」。 上海獨立戰略分析學者趙楚則在BBC中文網指出,朝鮮「以中國的大國多邊外交嘗試為掩護」來發展核武,使中國的外交成色大打折扣,並在中美關係中暴露中方地區影響力有限的弱點,加上內地民間對朝核問題的反應日益負面,驅使北京對朝鮮的態度生變,降低歷史意識形態外交調門,更傾向於務實思維。(綜合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