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單身潮始於哪一年,無法考究,在網上一搜,發現早在五六年前,第四次單身潮的概念已經有了。其實,所謂的單身經濟,才是商家和媒體最關注的單身現象。
幾個數字送給單身男女們感受一下:1、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2、中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為2013年的14.6%;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歲及以上女性有2.47%未婚,比十年前增加近兩倍。
媒體把國家民政局去年底發布的這組數據,打上「第四次單身潮來襲」的標籤。
新中國有過四次單身潮,第一次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第一部《婚姻法》頒布,離婚潮波及全國。第二次是在文革後,大批知青返城後,大齡未婚青年湧現,尤其是女青年,她們下鄉後無法接受當地男性。
90年代前後,自由思潮在青年中爆發,「感情破裂」可以作為離婚的理由,離婚率劇增,第三次單身潮隨之來襲。
「單身潮」並不是中國的獨特現象,事實上,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荂u單身潮」帶來的影響。在法國,每三戶人家就有一戶是單身;德國柏林的獨身人口達到54%;日本預測,到2030年,日本的終身未婚男性比例將增至30%,而女性則增至23%;而韓國也於不久前宣布進入「單身全盛時代」……
在上海,單身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結婚費用太高,房、車成本太大,單身白領不願婚後生活將就;主動奔單者明顯增加,不少都市女性主動選擇單身,對傳統婚姻中的女性角色開始反思,獨立的經濟能力讓大部分女性不再依靠男人,婚姻不再是一件被迫去完成的事,而是一件可以選擇和等待的事情;部分「80後」獨一代的自我意識過強,只看到婚姻的付出,看不到收穫,因此覺得結婚不划算。他們認為單身能夠讓自己從家庭中解放出來,願意更多地「投資」自己,尋求個人自由。
多年前的日本,著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早就提出了「一人經濟學」,認為青年單身男女、中年失婚族,及白髮獨身族正漸漸變成社會主流,這個概念催生了一系列商機,成為商家開採的新金礦。比如:商店中的產品包裝由家庭裝變成獨立小包、便利商店成為都市人的快捷冰箱、旅行社推出單身旅遊計劃、一人座的餐廳開始流行、地產商推出精緻小戶型等等。
今天,微信朋友圈流行的曬「一人食」、「簡約生活」的照片,也是這種新消費趨勢的體現。因此,各界鼓吹的單身潮或許正是這樣一種商業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