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傳說中明末清初農民軍將領張獻忠在四川兵敗沉銀的確實地址終確定。多名權威考古專家對沉銀遺址、文物、傳說及文獻研究後,發意見書認為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分佈面積達百萬平方米。 張獻忠是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號稱「八大王」。3年後,張獻忠佔據武昌、長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區。張獻忠次年破成都,建國稱帝,號曰「大西」改元「大順」,並定成都為西京。過了兩年,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戰鬥時被箭射死。其隨船攜帶劫掠所得的寶藏則隨船沉於江口河中。關於張獻忠沉銀的傳說,在《蜀碧》、《彭山縣誌》、《蜀警錄》均有記載。 新華社報道,去年底,來自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的10多名專家,研究遺址及文物後,發意見書認為:經與歷史文獻比較,基本可確定「江口沉銀」的記載可信。據悉,彭山江口鎮原是岷江一個古碼頭,「江口沉銀遺址」就在古碼頭下游,分佈面積達百萬平方米。 2005年和2011年,在岷江河道工程中,兩次發現大量文物,包括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等,還有一個被認為是張獻忠建國後,頒布法令第一頁的殘缺金封冊,長12厘米、寬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鑑於「江口沉銀遺址」已多次發生盜掘,專家呼籲盡快籌集經費,派人水下考古發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