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Life﹕1.化身聖誕老人 親筆回信

[2015.11.06] 發表
圖為「聖誕傳情2014」義工團隊部分成員,當中包括大專生及中學生。
Diana喜歡明信片,也喜愛與郵遞相關的物品,圖為她在內地、台灣等地購買的郵筒飾品,還有她請不同業餘設計師設計的明信片。

【明報專訊】「郵心出發」的念頭,源自李采穎(Diana)的妹妹寄聖誕卡到芬蘭等地,寄出後日盼夜盼,等了又等,「回信」卻是一式一樣的範本。Diana心想:孩子花了許多心思寫作,卻收到「罐頭」文字回覆,會有什麼感受呢?一點同理心,加上大學生活賦予的自由,便忽發奇想,嘗試以文字為媒介,化身「聖誕老人」。

首個活動是「聖誕傳情2013」,Diana嘗試設立臉書專頁,再向相關群組宣傳。資源所限,加上只是「試水溫」,她未有申請郵政信箱收集信件,而是以網上表單方式收集,收到來自兩岸三地、共一百多個回應。內容亦包羅萬有,「(信上)什麼都會寫,例如心事、煩惱、願望等」。她細閱後,在聖誕卡上逐一撰寫回覆,然後寄出。

2.寄心意卡 為文憑試考生打氣

Diana認為,我們在電台節目中聽到別人的心事時,多不會設身處地細想如何回應,但寫信時,人會更有意識,就如她回信時也一直反思,「例如遇到失戀(的個案),我會想:『如果那是自己,我會怎麼處理呢?』」用「心」書寫,是為了令收信人感覺被着緊、關愛。

首次活動反應不俗,於是在2014年中六文憑試前,她又舉辦「寄出正能量」,邀請大學生把心意寫在明信片上,為考生「打氣」:「我們是過來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看法,自己看來普通(的回應),對他們而言可能是insight(洞見)。」她堅持每張明信片都要寫得滿滿的,因為「唔想hea人」(意指不想馬虎了事)。

她更邀請友人,到不同地方「快閃」,主動尋找目標對象,送出共50多張明信片,除一腔熱忱,更需無限勇氣。

3.認真篩選義工 教授回信技巧

「假如有人不開心,你跟他說:『不要不開心啦』,那是沒有用的啊!」Diana汲取回覆各類來信的經驗,去年再辦「聖誕傳情」。在網上宣傳後,共收到500多個申請,包括兩岸三地的大專及中學生,說希望收到親筆書信。她招募了200多名義工參與,但「工作量」不減反增。她花了兩個月面試後,還要分組教授回信技巧,「例如不要直接給予建議或指令,而是顯示情感上的支持。」義工寫好回覆後,她逐一閱讀或修改才寄出——這並非不信任,而是「品質保證」的承諾。

呼朋引伴,文字的力量便得以擴充。數月前,她主動接觸慈善機構培苗行動,合辦「長腿叔叔的回信」,徵集本地有心人與培苗在內地山區的受助人,如廣西、貴州以至青海的高中生通信,讓他們在受物質捐助之餘,也有來自遠方的心靈支援。報名的人有200多位,她負責小組面試,並篩選合適的義工。她期望計劃能令本地學生更了解國情,並反思雙方的文化差異。

4. 最少成本 得到最大回饋

文字傳情是她的初衷,沒想到最終與素未謀面的受信人「相遇」。今年年中,她在參與「發放夢想力」比賽時,其中一名參加者在分享中表示,曾收到郵心出發為文憑試考生打氣的明信片,感動之餘也受鼓舞。她憶述這始料未及的相遇時,表示「收到feedback(回應)時,感覺很特別」。這時,已無施予與受惠者之分。用$1.7郵費,加上花費不多的卡片,就能令人感受到陌生人的愛,「是用最少的cost(成本)做到最多的事,價值很大」。

聖誕傳情2015現正招募義工,除了回覆信件,還可在義工交流營的工作坊中,擴闊眼界,報名詳情可見「郵心出發」網頁或臉書專頁(fb.com/mymailbox852)

報名連結:bit.ly/Santa15

◆讀大學,所為何事?

Diana認為,大學生活可享的資源和自由,是尋找興趣及建立價值觀的大好時機。樹仁大學只有十多個學會,「上莊」(成為學會幹事)機會看似較少,但她參與了不同校外組織,如學友社大專部、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等,舉辦過交流團、實習團等各類活動,主動發掘不同範疇的機會,嘗試得着最多,便是她的「大學之道」。

◆袋內乾坤

她愛隨身攜帶幾張生日卡,以便記起或得知舊雨新知的生日時,能把生日祝福以郵遞迅速送出,這可是聞所未聞呢!

更多教育
生活文學﹕美食漫畫的「微言大義」
【明報專訊】通識科「全球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單元中,食物供應與安全是經常碰到的議題。要念好高中通識科,其中一個要訣是廣泛閱讀,除了網上資料... 詳情
新書試閱﹕讓每個人去做 他能做到的事情
【明報專訊】——《小王子》第十章(節錄)(編按:大題為編輯所撰) 這顆星球附近,還有325號、326號、327號、328號、329號和... 詳情
文學食譜﹕立秋三糖——苦中一點甜
【明報專訊】在清代竹枝詞裏,《瀋陽百詠》錄有賣糖者軼事數則:「每年立秋後,涼風將至,賣大糖者上街」,及「土人有所謂賣灌糖者,自晝晴明之際,或... 詳情
【明報專訊】儒家所說的「仁義道德」,是立身處世必須掌握的態度,也是公開試時必須掌握的知識。在指定篇章當中,〈論仁、論孝、論君子〉和〈魚我所欲... 詳情
投稿園地﹕起點
【明報專訊】˙姓名:梁倩語(投稿時中三) ˙學校:馬鞍山崇真中學 一天在家吃蘋果,忽發奇想把蘋果核埋於花盆中,事後既無澆水,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