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吃飯邊聊天 用餐光線不佳
幾大惡習易致吃胖

[2015.10.17] 發表

你是否也在苦惱,明明已經很努力節食了,可是體重計上的數位還是慢慢向上走?其實,生活中沒注意到的小習慣,可能會讓你 不知不覺就吃多,日積月累後,用心節制的努力也付之東流了。下面是幾個總結出不知不覺吃過量的壞習慣,不妨對照自查一下。

自測

以下習慣,請答「是」或「否」。

1. 用大尺寸的盤子、勺子或碗。

2. 邊吃飯邊聊天,或看電視。

3. 想節省時間,吃飯匆匆忙忙。

4. 用形狀較寬矮的杯子。

5. 骨頭和菜渣馬上扔掉,不等用餐完再一起收拾。

6. 喜歡擺上多道菜。

7. 用餐空間的光線不佳。

8. 菜擺得很貼近自己。

結果分析:1. 是>否

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吃過量了,下一餐坐上飯桌前稍微留心,可改變這種狀況。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用大碗盛霜淇淋的人比用小碗的人多吃了31%。因此,換小盤、小碗,是調節食欲的好辦法。杯子的原理也一樣,細長杯比寬矮杯裝的飲料少,卻能引發同等的飽足感。

從消化道傳遞資訊到腦部產生吃飽的感覺,約需20至30分鐘,因此將吃飯速度放慢,也能減少食量。美國一項研究指出,邊看電視或聽廣播邊吃飯,會讓人不知不覺吃太多。和朋友吃飯,開心聊天時也可能會讓你多吃掉20%以上的食物。

2. 是=否

一切改變都來得及,先從改善用餐空間開始。

把燈光調亮,讓每道菜都看得清清楚楚;骨頭先別收,這能幫大腦判斷已吃了多少。康奈爾大學科學家計算看足球賽轉播的觀眾吃掉的辣雞翅量,發現若服務生馬上把雞骨清走,平均每個人會多吃28%。

還有擺盤的數量增加,也會誘使人多吃。研究人員把3大碗乾果分裝成12個小碗放在桌上供客人自取,結果每人多吃了將近兩成。

3. 是<否

你只有偶爾會無意識地吃超量,只要再加上一點小技巧,就可以避開這問題。

讓還未吃和已吃掉的食物清楚可見,同時增加一點取食的難度,例如把桌上的高熱量食物放遠、在盤子上蓋上蓋子。「清晰可見」和「較難取食」兩項原則是對抗多吃變胖的有效方法。

- - - - - - - - - - - - - -

少飯多菜

或不利健康

在餐桌上經常聽到許多人這樣說:少吃飯,多吃菜,飯沒有營養,營養都在菜裡。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米飯以及麵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們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為熱量。我們華夏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飯以及麵食作為必要的食物,一個民族的飲食生理習慣和營養吸收規律,是經歷了上萬年的生命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谷類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為人體提供能量外,還是B族維他命的主要來源。主食地位的改變,一個明顯的危害就是易導致維他命B1的缺乏。

從人體的物質結構來說,碳水化合物正是我們身體所需的主要「基礎原料」。再從消化學的角度來說,在合理的飲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總熱能的50%至6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且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主食要容易消化得多。為什麼我們天天吃米麵都吃不厭,然而大魚大肉連續吃上三天就要倒胃口呢?這是因為大魚大肉味重、色重,並且重油,吃多了就會給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腸胃會產生極大的反感和刺激。

有些人認為,多吃蔬菜不是壞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許多蔬菜是用大量的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裡。這樣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壓、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營養學家也不贊成絕對的「多吃飯,少吃菜」的觀點,而提倡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

- - - - - - - - - - - - - -

削 沖 刷 焯

5件吃果蔬最該做的事

吃果蔬前,最重要的一項工序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統一答案。不同果蔬暗藏的風險不一樣,所以「預處理」的方法也不同。醫生教你幾件吃果蔬前最該做的事。

紅薯、土豆、荸薺、白果等果蔬的表皮可能含有害物質或者致病菌,因此吃前最好先削皮。如果擔心蘋果、梨等水果有農殘風險,但又想獲得果皮的營養,可以在認真清洗過這類水果後,削掉果柄和蒂處這兩個地方,因為一般來說,水果兩端凹進去的部分是農藥殘留最多的位置。小葉的菠菜、茼蒿、雞毛菜、小白菜、油麥菜等綠葉菜,可以將根切除,先放在水裡抖動清洗後,再用流水沖洗。

對於那些不能削皮的水果如葡萄、草莓、楊梅、桑葚、藍莓、櫻桃、紅提、李子、山楂、杏等可通過用流水沖洗的方法去除表面的微生物、農藥殘留以及泥沙。包葉類蔬菜如捲心菜、生菜、大白菜等,可將周邊的葉片去掉,採用沖洗的方法進行洗滌。

獼猴桃、桃子等水果因渾身長有毛刺,在清洗之前,可先用小刷子將毛刺刷掉,再用流水沖洗乾淨,不然毛刺很容易粘到果肉上。對於黃瓜、青椒、胡蘿蔔、苦瓜、南瓜等,可以用柔軟的刷子刷洗後沖洗乾淨即可。

某些果蔬放入開水中焯(把蔬菜放到沸水中略微一煮就撈出來)一下,即可去除其表面90%以上的農藥。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等焯過後口感更好;菠菜、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也最好焯一下,因為草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干擾人體 對鈣的吸收;大頭菜等芥菜類的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甙,水焯一下,水解後生成揮發性芥子油,味道更好,且能促進消化吸收;馬齒莧等野菜焯一下能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

鳳梨中有一種蛋白酶,如果直接食用,輕則刺激口腔黏膜,使人口唇發麻、發癢甚至紅腫,重則出現腹瀉、嘔吐或頭痛等症狀。因此,吃鳳梨前必須要用淡鹽水泡。浸泡時間以半小時為宜,如果時間不夠長,鳳梨蛋白酶還沒完全破壞,口腔皮膚幼嫩的孩子尤其容易發生過敏;時間太長也不好,會造成營養的過多流失。另外,如果擔心櫻桃和楊梅等水果中有蟲子,也可以吃前泡一泡。

- - - - - - - - - - - - - - -

刮背

有助測試肺功能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涼風很容易侵犯人的肺部。中醫理論認為,「秋氣通於肺」,此時護肺暖肺是安度「多事之秋」的必經之路。你的肺還好嗎?中醫表示,肺功能好壞通過刮拭後背就能看出來。

肺乃「嬌髒」,秋燥最易傷肺。根據中醫理論,肺不但主管人體的呼吸系統,還協調輔助心臟,管理全身氣機、血液、津液的運行,並且促進尿液和大便的排泄。

肺系統功能正常,則機體抗病能力強、不易感冒、精力充沛、皮膚滋潤、二便排泄正常;肺功能減弱,則會出現氣短懶言、周身乏力、自汗怕風、面色淡白、皮膚乾燥、手足心發熱、口燥咽乾等症,容易出現感冒、大小便不暢等疾病。

刮拭背部和相關區域,觀察出痧的情況和刮拭時疼痛的情況,可自測肺臟健康情況及發展趨勢。

具體刮拭部位主要是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左右旁開兩橫指處)和肺臟的脊椎對應區,其次還有前頸部、咽喉、氣管及前胸部位。

刮拭時仔細尋找陽性反應點,觀察肺臟脊椎對應區是否有明顯的紫紅色痧斑。如果痧象不順直,有較重的疼痛感和結節,脊椎兩側肌肉張力、彈性不對稱,則提示肺臟功能減弱。

刮拭肺俞穴時如果出現密集的深色痧斑,以及刮拭時有刺痛感或刮拭時有結節,或肺俞穴處酸痛、凹陷、空虛,均提示肺臟氣血瘀滯或肺氣虛,為重度亞健康狀態,需警惕疾病傾向,必要時去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預防和治療肺臟疾病。

更多 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