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報:希入歐搞手高盛或被控
【綜合報道】希臘2001年時原本不符合財務資格「入歐」,多得美國投資大行高盛以財技協助成功蒙混過關,後者據報因此賺得最少3億歐元巨額佣金。英國《獨立報》昨(11日)獨家報道稱,一名高盛前職員已去信雅典,稱可助其將高盛告上法庭,討回該公司當年的部分佣金收益。高盛此前曾表示,與希臘的交易沒有違規。
前高盛職員函雅典稱可助訟
根據規定,申請加入歐元區的國家須符合預算赤字不逾GDP總值3%,以及負債率低於GDP總值60%這兩大標準。2001年希臘「入歐」時財政狀况並不符規定,因而求助於高盛(Goldman Sachs)。
英、美、德各大傳媒早曾報道,高盛利用「貨幣掉期交易」(currency swap)財技,把希臘發行的美元和日圓國債以「優惠匯率」兌換成歐元,以協助希臘改善財政狀况。以2001年市場匯率計算,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國債本只可獲得74億歐元,可是在高盛提供「優惠匯率」下,希臘獲得84億歐元,高盛變相「借給」希臘10億歐元,而這筆錢毋須算入希臘的公共負債表中。
最終,希臘的國家預算赤字帳面上跌至1.5%,達到「入歐」要求。
希臘財赤佔GDP比率在2013年財年曾高逾12%,現時負債逾GDP的170%,相比當年已明顯「超標」。
據報道,高盛當年獲得3億歐元(約26億港元)佣金,《獨立報》更稱高盛獲得5億歐元。
《獨立報》稱,高盛當年策劃的交易令其可收取高於正常的收費,還成功說服希臘勿找其競爭對手「查數」,以保證希臘能獲得好價口。
《獨立報》昨報道稱,高盛前職員雅布爾已去信希臘政府,稱可助其向高盛追回部分佣金,「希望糾正歷史錯誤」。
他表示,現有公開資料令他相信高盛當年取得的利潤並不合理,「希臘有理據索償」。他稱應檢討當年交易是否純為掩飾希臘負債。顧問公司Turing Experts合伙人羅韋(Saul Haydon Rowe)認為,希臘若要展開法律行動,需證明高盛曾作不實說明或有所隱瞞。
高盛:沒違規 很多國皆用
高盛此前回應外界質疑時表示,與希臘的交易依足Eurostat指引。當年為希臘減少了23.7億歐元外債,對其整體財政狀况影響極小,並稱「貨幣互換只是眾多歐洲國家用以達到(入歐)條約要求的技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