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收多錢投訴兩年增倍半
轉乘組合多 調校收費靠人手
【明報專訊】九巴過去兩年接連推出新的轉乘組合及優惠,涉及多收車費的投訴數字亦顯著增加。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專營巴士營辦商每年收到約7000宗多收車費的投訴,當中九巴涉及人為因素的多收車資投訴急升,2013年接獲3939宗,按年增加83%,2014年再增至5440宗,按年增38%,兩年累積升幅達1.5倍。運房局長張炳良稱,現時專營巴士的八達通收費器須由車長人手操作,多收車費的主因是車長未有正確調校收費器,及系統載入資料不正確等,又指現時轉乘組合及轉乘優惠眾多,人手操作收費系統偶爾會出現人為錯誤。
張炳良:研定位自動調校收費
張炳良又說,運輸署正與各營辦商研究多收車費個案的原因和共通點,以便找出更好的方法減少人為錯誤,採取識別行車定位裝置自動調整車費的收費系統可能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但這涉技術及財務投資等問題。
現時專營巴士乘客每天約有390萬人次,當中約九成以八達通付費。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說,收到不少市民投訴以八達通乘車時被多收車費,批評運輸署監管不力。他相信每宗多收車資金額不多,多收車資又要向乘客退款,費時失事,認為巴士公司應盡快研發自動調整車費系統,徹底解決問題。
九巴去年5000宗 城巴亦逾千
張炳良昨書面回覆議員提問時稱,過去5年運輸署及營辦商平均每年分別收到約30宗及7000宗涉及多收車費的投訴,即平均每百萬宗以八達通繳付車費的交易中,約有6宗投訴。涉及人為因素的多收車資投訴以九巴最多,去年有5440宗,其次為城巴1140宗、新巴884宗、龍運及大嶼山巴士分別有148及6宗。5年間不同營辦商平均每年向乘客退款總額由約400元至1.9萬元不等。
九巴﹕陸續更新八達通機軟件
九巴回應稱,今年6月起已陸續更新八達通機軟件,使車長在調校八達通收費器的路線或方向設定時加設確認步驟,方便車長檢查設定,並會加強培訓,監察車長正確操作八達通收費程序,防止因人為疏忽導致乘客未能享有轉乘優惠的情况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