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昨報道,若選後出現「懸峙國會」、卡梅倫未有足夠支持連任首相但又不主動辭職,英女王會「主持大局」,如常在本月27日國會展開新會期時往上議院發表「女王演說」,概述政府來年施政方向。
英女王(圖)在上議院的演說是政府來年施政大方向,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但下議院會表決致謝動議。一般而言,女王會按首相建議擬定內容,即使首相換人,女王亦會先獲知會新首相可能人選。如果這次大選後沒明顯贏家,卡梅倫按例應留任首相,直至他選擇辭職,女王演說內容將由他草擬。
5月27日發表施政方針
報道稱,王室曾擔心女王的施政演說可能遭下議院否決,令女王聲譽受損。
此前有傳聞指女王在月底可能不赴上議院,改由上議院領袖斯托厄爾女男爵(Baroness Stowell)代表發表今年演說。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王室經廣泛諮詢後,決定屆時仍由女王發言。
英國政府及王室都盡力避免予外界「女王干政參與決定首相人選」的印象。
一名王室消息人士上月表示,憂慮女王演說會變成「特定首相人選對議院控制力」的測試機制,「被政治化」。英女王理論上有權解除首相職務另擇接班人,不過此舉存有爭議,自1834年威廉四世後便無例子。
王室在首相可能「難產」之際放風稱女王會照常發表演說,可被解讀為對各黨施壓,催促各方加快談判腳步,盡早達成執政聯盟協議。
《泰晤士報》稱,卡梅倫政府已提名3名高級官員作為保守黨、工黨和自民黨談判隊伍的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