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學﹕題目太尋常,作文悶死人

[2015.05.08] 發表

【明報專訊】也許近年中文作文考試題目太離奇,2015年中學文憑試的作文卷,比起往年的來得尋常,坊間也無甚議論,然而尋常的題目,往往暗藏障礙,不慎選錯了題,寫到半路中途,便暗暗叫苦。題目一、二、三任選一條,貌似一樣容易,其實各有難處,考生要揚長避短,知己知彼。

◆三條作文題目如下:

一、今天我沒有帶手提電話外出,因而有不一樣的經歷和體會。

二、任選一題:

1. 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

2. 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

三、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是獨自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解難,人便會淺陋而見識不廣。

在現今的學習生活中,你是否同意「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試試談你的看法。

◆第三題:難出人意表

倒吃甘蔗,漸入佳境。我們由第三題看起。首次將古語用白話文,唯恐考生誤解,是歷屆中文科試題少見的。然而,最難寫的也是第三題,無朋友,就是孤單而寡言,無人交流消息及見聞,這是循環論證的恆真句,也是生活常理、老生常談。要寫得好,只能舉例講學校的團隊工作、專題研習、共同腦震盪,側寫一下如何交友,互聯網群體和智能電話能否代替親身見面的友情之類。不論如何入手和鋪寫,總難出人意表,寫出佳作。要在這種題目取得高成績,唯有雕琢文辭,四平八穩,然而這是令自己受罪吧?

第一題:文辭不佳 驚人情節補救

第一條最容易入手和動筆,也可以出人意表,文辭不佳的考生,可以寫一些驚人情節來補救,事後寫一點體會就可。常見的寫法是約了朋友在外見面,但自己沒帶電話,地點卻沒講明,於是唯有用收費電話,但卻無法背誦朋友的電話號碼,哀嘆電訊科技令人失去記憶之類。要寫得出色,可以借助小說技巧,變成有情節佈局的記敘文,懸疑、伏筆、高潮,甚至反高潮等都可以用上場。懸疑就是一開始不講是沒帶電話,而是若無其事,到了要緊關頭才發現電話沒帶,但也是不確定是否被偷了,終日神經兮兮,直至回家才發現電話在桌上,於是放下心頭大石之類。一些小幽默也可以用,例如找不到電話亭,在路上問人借電話,卻被路人當是《警訊》節目的騙徒。至於反高潮,就是電話丟在袋子夾層裏面,只是總以為留在家中,在回家的時候朋友不斷來電才發現。

平淡的抒情文也可以寫,就是沒帶電話外出,於是路上什麼都不必做,樂得清靜。總之這類綜合技巧的題目容易發揮。

第二題:易陷入迷宮

第二題是貌似容易,入題之後卻容易陷入迷宮。因為1和2的辯論內容是一樣的,只是立場不同,而那個立場卻很難定奪。以為1是寫實現夢想的人生意義,即使實現不了也有追尋過程的樂趣。2是寫夢想即使有意義,但難以做到,故此不切實際,不如按部就班去做事。但按部就班達到的,也是人生目標,只是實際的目標而已。故此只是人生態度不同而已,其實沒什麼可以議論的。如果自己文筆不佳,很容易落入泛泛而談。

寫作過程沒樂趣的,一般而言,都寫不出好文章來的。故此,類似第二題的作文題目,不要硬碰。

文: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

更多教育
旁徵博引﹕【母】
【明報專訊】英國王室公布,威廉王子和妻子凱特的小公主名為夏洛特.伊利沙伯.戴安娜(Charlotte Elizabeth Diana),名稱... 詳情
【明報專訊】俗語有云「母憑子貴」,亦作「母以子貴」,出自《春秋公羊傳》:「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 詳情
【明報專訊】通識教育也有「跨學科」的課題,文學能否亦有「越界」的時候呢?上個世紀開始,就有作家將心理分析與創作結合,寫出「意識流」小說。 ... 詳情
【明報專訊】「意識流」的旅程可分為兩方面:它在實踐範疇中跳躍,誕生於心理學範疇,卻以文學手法之「身分」為人熟悉,其後更化用成電影中的「蒙太奇... 詳情
文化角度﹕解構「強迫系」
【明報專訊】我們從第一天入讀強迫系,便開始等待一場不會到來的畢業禮。 強迫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我們無意以強迫症為疾病、圈出病患、提供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