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學會」(ICAS)的背後資金頗有官方淵源,令人懷疑北京是否想藉此動搖華府政策。不過外國政府試圖藉舞弄財力影響美國政策制訂,一向都有爭議。《紐約時報》去年便有調查報道,指控布魯金斯學會等多間著名智庫收取日本和卡塔爾等外國政府的巨額捐款,不但發表有利後者的研究報告,甚至助其牽線與華府決策圈人士接洽,間接令智庫逐漸淪為外國說客。
《華爾街日報》指出,新智庫將為北京鋪路與早有類似做法的亞洲近鄰較量,例如日本和台灣。日本今年將「戰略公共關係」部分的預算提升逾兩倍,最近才宣布向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捐款500萬美元,以新設現代及當代日本政治和外交政策的講座教授職位。頗具影響力的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亦在網頁公布日本、台灣、韓國(南韓)、新加坡和越南都是捐款者。韓國最近亦聘請美國公關企業,在日揆安倍晉三訪美前宣揚其對日二戰歷史立場。
事實上,習近平兩年前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視智庫發展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今年1月當局更公布《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當中提及要國內智庫與國際知名智庫加強交流、合作和對話,並「支持我國高端智庫設立海外分支機構」。研究中國智庫的法國研究員艾克曼(Alice Ekman)形容,在國外建立中國智庫挑戰在於能否得到承認為「獨立」學術機構,其研究和評論須有不只質疑美國,亦可批評中國政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