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與和珅,一為忠賢君子,一為奸佞小人,乾隆卻皂白不分,寵愛和珅,竟然甚於紀曉嵐。這顯然與諸葛亮教導劉禪為君者應當「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的訓誡背道而馳。不過,歷史上,像乾隆這樣既「親賢臣」,又「近小人」的帝王,着實不少,晏子的主公齊景公就是同道中人。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節錄
景公飲酒,夜移于晏子家,前驅款門曰:「君至!」晏子被(1)元端(2),立于門曰:「諸侯得微(3)有故乎?國家得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4)?」公曰:「酒醴(5)之味,金石(6)之聲,願與夫子樂之。」晏子對曰:「夫布薦席(7)、陳簠簋(8)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于司馬穰苴(9)之家。」前驅款門,曰:「君至!」穰苴介冑操戟(10)立于門曰:「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穰苴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于梁丘據(11)之家。」前驅款門,曰:「君至!」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12) ,行歌而出。公曰:「樂哉!今夕吾飲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微此一臣者,何以樂吾身?」
註釋:
(1)被:「披」的古字,穿上。[粵]音披。
(2)元端:即「玄端」,黑色的禮服。
(3)得微:同「得無」,莫非。
(4)辱:謙詞,使對方受辱,這裏相當於說「屈駕」、「屈尊」。
(5)醴:甜酒,泛指酒。[粵]音禮。
(6)金石:指鐘磬一類樂器。
(7)薦席:席子、坐席。薦,席。
(8)簠簋:簠、簋皆為食器,用以盛載黍稷稻粱等食物。[粵]音府軌。
(9)司馬穰苴:司馬,官名,掌軍政。穰苴,即田穰苴,齊景公時任大司馬,以治軍嚴整聞名。[粵]音陽追。
(10)介冑操戟:介,鎧甲;冑,頭盔,[粵]音就;這裏「介冑」作動詞,謂披上盔甲。操,拿;戟,兼有戈、矛特點的兵器,可以直刺,可以橫擊,[粵]音擊。
(11)梁丘據:梁丘為複姓,名據,為齊景公寵臣。
(12)竽:竹製簧管樂器。[粵]音餘。
語譯填充:
齊景公飲酒,入夜後想轉移到晏子家裏再飲。先行的隨從到了晏子家叩門,說:「國君駕到!」晏子披上元端服,站在門口,說:「諸侯莫非有什麼(a)_____嗎?國家莫非有什麼事情嗎?國君為什麼在不適當的時候屈尊夜訪?」齊景公說:「酒醴味道,金石樂聲,(b)_____與您一同享受。」晏子答道:「(c)_____坐席、(d)_____食器之事,有專人負責,我不敢(e)_____。」齊景公說:「轉移到司馬穰苴家去。」先行的隨從到了司馬穰苴家叩門,說:「國君駕到!」穰苴披上盔甲,拿着兵器,站在門口,說:「諸侯莫非有戰事嗎?大臣莫非有叛變嗎?國君為什麼在不適當的時候屈尊夜訪?」齊景公說:「酒醴味道,金石樂聲,(b)_____與您一同享受。」穰苴答道:「(c)_____坐席、(d)_____食器之事,有專人負責,我不敢(e)_____。」齊景公說:「轉移到梁丘據家去。」先行的隨從到了梁丘據家叩門,說:「國君駕到!」梁丘據左手拿着瑟,右手提着竽,唱着歌走出來。齊景公說:「真開心啊!今晚我飲酒。沒有晏嬰、穰苴二人,怎麼治理我的國家?沒有梁丘據,怎麼令我快樂?」
【學習要點﹕主謂倒裝】
古今漢語的主謂結構,一般都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如「我吃了飯」,主語「我」在前,謂語「吃了飯」在後;又如,本篇「景公飲酒」句,也是主語「景公」在前,謂語「飲酒」在後。不過,有時為了強調,會把謂語提前,使主語置於後。古代漢語這樣的主謂倒裝用法,只見於感嘆句和疑問句中。例如:
(1)感嘆句
本篇「樂哉!今夕吾飲也。」句,是「今夕吾飲也,樂哉!」的倒裝。又如,「子曰:『甚矣吾衰也(多麼厲害呀,我的衰老)!久矣(很久啦)吾不復(不再)夢見周公!』」(《論語?述而》)句,是「吾衰也,甚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久矣!」的倒裝。
(2)疑問句
「夫子聞之(孔子聽見了),曰:『誰與,哭者?(是誰呢,那哭的人)』」(《禮記?檀弓上》),其中「誰與,哭者」為「哭者誰與」的倒裝。又如,「何哉,君所謂踰者(是什麼意思,您所說的超過)?」(《孟子?梁惠王下》),為「君所謂踰者,何哉?」的倒裝。
【實戰篇】
1.試判斷以下陳述:
梁丘據深知齊景公夜訪的目的。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2.為什麼齊景公稱讚晏子、穰苴為「治吾國」之臣?
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羅奇偉
插圖﹕鍾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