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中藥材價飈升 專家促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指,隨着近10年中醫藥產業的迅速發展,有70%至80%的中藥材價格增長超過兩倍,部分更升價逾10倍。吳認為中藥材價格過高,使得製假售假者眾,對民眾影響甚遠,建議有關部門建立中藥材監測、預警系統,嚴厲打擊抬高藥價、囤積居奇的行為。
吳以嶺表示,近年內地中醫藥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從2004年的96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前年的6000多億元,前年全國中醫總診療數更高達8億人次。惟許多中醫師對中藥處方收費不斷提高,其中治療感冒的藥一般只需2至3元,現在則需20至30元,增幅超過10倍。儘管近兩年中藥材價格有所降低,但常用中藥材如金銀花飈漲13倍,板藍根飈升10倍,太子參則從一公斤200多元,升至500元。
記者走訪深圳多間中藥材店,其中陳姓女店員稱,近年中藥價格都在上漲,魏姓男店員指,平價中藥的升幅平均大於貴價中藥。王姓女店員則稱,質素較好的板藍根賣至220元一公斤,但需求依然強烈。
香港中醫師關之義指,過去一年金銀花等中藥材售價上升2至3倍,相信有人從中獲利,冀政府出手平衡中藥材的來貨價。在上環經營中藥材批發及零售的吳江揚則表示,近兩年中藥材的價格回復平穩。
吳又指,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原因是藥食兩用中藥材的使用範圍增大,造成市場需求量增多,加上中藥材過度採摘及不法商販投機炒作。吳建議中醫藥管理部門建立中藥材信息系統,掌握中藥材供求關係。
另對影響國家環境與生態的不可再生品種,進一步尋求替代品種,並建立完善的中藥材收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