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相隔8年再啟動長遠規劃研究,由《香港2030》變成《香港2030+》,提出遠至2041年的規劃構思。不過,《香港2030》引伸的爭議,例如發展新界北,至今仍未平息,政府已燃點新一枚「政治炸彈」。政府消息強調,長遠規劃不能因為短視的政治而停滯,但曾任《香港2030》專家顧問小組成員的港大地理系副教授吳祖南稱,社會環境已轉變,強調加快覓地建屋不應犧牲環保,政府亦不應以「漁翁撒網」方式增加建屋量。 推動中的新界東北、洪水橋等規劃爭議仍未止息,是否如期動工仍是未知數,如今政府再啟動2030+,繼續大興土木,接近政府消息人士指長遠規劃不能因為短視的政治而停滯,上屆政府就是因為一時的經濟環境和政治判斷,停止土地規劃一段長時間,最後造成現在急覓地的景G。消息人士認為,以數十年計的土地規劃,受政治干擾愈少愈好,只要做好長遠規劃準備,是否實質進行工程,可視乎社會或經濟環境而轉變。 吳祖南說,2007年時政府估計人口增長放緩,故長遠規劃由「量」轉為「質素」,「以前1950、60年代,屋都無得住,當然要盡快滿足市民的最低要求,但社會發展了數十年,已穩定下來,加上人口放緩,是時候改變規劃策略」。因此當時文件強調保育和優質生活環境,發展新市鎮亦強調只作「適度的開發」。 籲舊區勿建插針樓 免配套更失衡 不過,新的《香港2030+》改為強調社會對各類用地需求愈來愈殷切,吳祖南認為,政府會繼續積極覓地,但不應走回頭路,重「量」之餘亦可兼顧生活質素。他說,規劃署2007年文件仍有可取之處,當中提到市區佔全港用地20%,可以擴展至22%,他認為可考慮收回新界的「棕地」以作發展用途,住戶數量增長則可以增加啟德及西九龍的地積比處理,長遠亦可於新界開發新市鎮,但不宜在舊區興建「插針樓」及增加密度,令社區配套失衡更嚴重。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