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台灣4月的「太陽花學運」直接影響了7個月後的「九合一」大選。圖為4月7日晚反服貿團體領導人林飛帆(左)和陳為廷(右)在立法院議場開記者會,宣布4月10日撤離。(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馬英九辭任黨主席
王金平黨籍案 朱立倫暗示可望撤告
氣爆重創高雄32死逾300傷
地溝油襲台港
揭非親兒越漢成魔 殺妻家7口放生2嬰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國民黨潰敗顯「太陽花」餘溫

2014年11月29日舉行的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遭遇14年來最大潰敗,原本執政的15個縣市僅保住6個,「六都」中的台北、台中和桃園也被泛綠「攻陷」,僅剩新北一都。這一結果被認為是選民表達對國民黨及兼任國民黨主席的總統馬英九高度不滿。馬英九隨後辭任黨主席,為這一重大挫敗負責,並向黨員、支持者致歉。

國民黨大敗,除因馬英九施政劣評如潮外,兩岸的專家多認為,這場選戰亦延續了3月「太陽花學運」的社會氛圍,民眾不只是用選票「教訓」國民黨,更是對大陸經濟崛起但政治保守的「焦慮式反撲」。

「太陽花學運」後,年輕一代逐漸走上台灣政治舞台,對「九合一」選戰發揮重要作用。這股藍綠之爭外的「第三勢力」,料將繼續影響台灣政局。

太陽花學運從3月18日佔領立法院開始,歷經行政院流血鎮壓、50萬人上凱道後,帶出台灣近年來最盛大的公民運動。馬政府對此並無任何積極性回應,雙方一度陷入僵局。4月6日,立法院長王金平打破沉默,對外發表聲明承諾在《兩岸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不會召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的黨團協商會議。

隔日晚8時,學生宣布於4月10日退出議場結束佔領行動,讓太陽花學運「遍地開花」。10日,立院內學生於晚間6時退出議場,共計佔領585小時,歷時24天的太陽花學運落幕。這次事件是「中華民國」歷史上,國會議場首次遭到佔領。這場繼1990年「野百合」之後最大規模的學運讓服貿協議至今沒有生效,更打亂了馬英九政府兩岸政策的節奏,更間接鼓勵了香港「雨傘革命」的發生。

 
 
今日相關新聞
國民黨潰敗顯「太陽花」餘溫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