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佔領行動何時了結仍未知,但教育局、考評局和課程發展議會短期內將開會,商討通識中期檢討的內容和方向。早前本報報道通識科被建制派炮轟沒向學生傳授一國概念,恐在檢討中被「開刀」,教師組織則不滿建制派以政治影響專業。據筆者了解,教局為安撫教師,已表示傾向先做一個通識科檢討意向的問卷調查,蒐集老師意見後才作決定。
楊潤雄﹕不強硬推倒
由教育界及教育局人士組成、負責檢討通識科的委員會,之前提出的其中一個檢討方向,是將「今日香港」單元內的「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與「生活質素」兩個主題合併,減少涉及香港政治的內容,通識科亦會增加《基本法》「一國」概念、中國經濟起飛、中國歷史等內容。
據了解,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與該局官員上周在一個與教育界溝通的例行會議,與通識、視藝、音樂科教師見面。有與會者透露,該局官員安撫教育界,說不會強硬推倒通識科,並尊重通識科老師的意見,故會先向中學做問卷調查,了解前線對改革課程的看法,再作定斷。
教協仍憂問卷偏頗
事實上通識科單元繁多,前線教師普遍不反對「減磅」(縮減課程),但不能接受建制派要求,選擇性地削減「法治」內容。據悉,教局的問卷會就逐項單元的課時、深度、設計等詳細問意見,希望可先摸底,再決定調整方向。
身兼教協理事的通識科教師方景樂認為,通識科可削減的單元包括個人成長及今日中國文化,因與其他單元的連繫性較弱,他亦相信通識科教師會明白,「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兩個主題對下一代十分重要。他反而擔心局方的問卷設題偏頗,以求得到局方想見的結果。
政府消息人士向筆者重申,教育局沒收到指令整治通識科,課程檢討由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轄下的教學專業團隊主導,在作決定後知會副局長、常任秘書長及局長,若有關高官有很大意見才會提出,但會按教育專業原則處理。就建制派政界人士不斷抨擊通識科,政府中人認為,若這些人希望改通識科,愈講只會愈惹來反彈,更難改。
余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