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部協調、業務學習、表彰總結、動員推進……都離不開「開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已壓縮會議58.6萬個,即使按每個會議只有半小時保守估算,連續開完這些會仍需33年。驚人的數字背後,折射的是「會議依賴症」,病根則在於熱衷「形式」的懶政思維。從非旅遊景點不去、非豪華套間不住,到會議費返現、慶典出場有紅包,背後「浪費腐敗」現象頻出。
全國各黨政機關一年要開多少會?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或許給出了一個答案:如果按照全國壓縮會議58.6萬多個、下降24.6%計算,開展活動前全國黨政機關的會議至少有238萬個。
2013年初,沿海一廳局機關一把手自曝,一年要開1,068個會,還不包括自己單位內部召集的,沒人開會就只能「抓壯丁」,領導沒時間讓下屬頂。
高昂的會議費成多地預算「標配」。今年年初,廣州市花都區公開了2014年預算曬出的會議費高達2850萬元,按一年250個工作日計算,每天的會議費超過11萬元,每天都有200多人參會。
自去年中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不少地方紛紛做出「改進會風、削減文山」的表態,但記者查閱後卻發現,一些部門2014年的會議費預算不單沒有下降,反而「逆勢上揚」,增長了4倍多。
以會議落實會議成多輪整治「牛皮癬」。一有事情發生,優先「會議落實」,一位在縣堭壇器L的幹部說,同樣的一項工作內容,縣堶n開四個會,先是常務會議「研究」,再是擴大會議「討論」,再向常委會「匯報」,最後召開幹部大會「傳達」。
本應是交流探討,卻成為公款旅遊的「遮羞布」;原是加強透明監督的會議費,卻成奢侈浪費的「隱身草」。會議層出不窮,說到底是「短期效益至上」原則催生出的短期行為,背後是推諉卸責、規避風險。
開會暗藏「收費」,權力收手要錢。「每到年底,各種名目的會就『紮堆』,有些都是藉開會的名,行收費的實。」山東一家私營企業主透露,「開個座談會,多少收點費。」正是因為會議通知是政府部門以文件的形式發出,考慮到權力部門與收費者的種種關係,企業不敢輕言拒絕,交費也成了「被自願」。
一個內部人事幹部會議,3天揮霍304萬元、人均2.4萬元;一場學術研討會,45名與會人員研討一天,4天遊玩……會議不嚴格管理,容易成為腐敗的另一溫H。
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此前通過辦案和調研就發現,一些單位通過飯店、賓館先開出會議費,扣稅後再「返還」,或進入單位「小金庫」,留待日後有需要時使用;或再次放入消費場所,供單位領導招待客人時使用;或被個人貪污挪用。
遇事必先協調,「順手」推卸責任。「開了會、發了文,工作交代下去,責任也就一起交代下去了。」某市直機關的公務員說,「就算將來有了風險,也能一起分擔。」
台上滔滔不絕,台下昏昏欲睡;案頭文件高聳,落實推諉扯皮;借開會之名,行吃喝旅遊之實;無紙化辦公成「紙上說說」,可遠程視頻非要「近距離交流」……患上「會議依賴症」,病根在於熱衷「形式」的懶政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