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漢語動賓結構的語序,一般是賓語(O)在動詞(V)之後,如「擊磬」、「荷蕢」、「有心」,都是動詞(「擊、荷、有」)在前、賓語(「磬、蕢、心」)在後的「V+O」語序。不過,在先秦漢語中,如果賓語是代詞,而且用在否定句和疑問句中,則該代詞賓語往往移置於動詞之前,組成「O+V」語序。例如: (1)否定句 《論語?憲問》的「莫己知」、「末之難」都是否定句(「莫」、「末」皆為否定標記),其中賓語「己」、「之」都是人稱代詞,所以分別移置到動詞「知」、「難」前面,組成「O+V」語序。本文開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那句,「己」也前置,而「人」則由於不是代詞,就不必前置了。 (2)疑問句 ?吾誰欺(欺騙)?欺天乎! (《論語?子罕》) ?吾何執(執掌)?執御(駕車)乎?執射(射箭)乎?吾執御矣。(《論語?子罕》) 「吾誰欺」、「吾何執」都是疑問句,其中「誰」、「何」都是疑問代詞,所以分別移置到動詞「欺」、「執」前面,組成「O+V」語序。而「天」、「御」、「射」這三個賓語,不是代詞,所以都不必前置。 值得注意的是,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規律並不嚴格,不前置的例子也有不少。例如: 其未得(得到)之也。(《論語?陽貨》) 吾不知之矣。(《論語?泰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