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國安4層面:軍事外交金融貿易
【明報專訊】中央強調普選涉及「國家安全」,但無言明具體事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分析,中央所謂國家安全主要涉及軍事、外交、金融和貿易4個層面,他說,以往美國表態支持香港回歸,「但現時多了來自西方聲音,對中央施壓,給予香港人更多民主……逼中央愈來愈坦白,將心目中的憂慮講出來」。
「多了西方聲音對中央施壓」
劉兆佳稱,隨着一國兩制白皮書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看成最重要利益,其他繁榮穩定反而放在後面,可看到愈來愈將香港問題從整個國家視野來看,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中美關係惡化,令中央更懷疑美國看待香港的角色。
他指昔日美國支持香港回歸,美國曾認為中國現代化會逐步和平演變和融入西方,但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中國走向威權資本主義,價值觀與西方背道而馳,威脅美國在亞太區利益;美國則對中國採圍堵策略,愈發展下去,「多了來自西方聲音,對中央施壓,給予香港人更多民主,某程度西方政治人物參與討論(香港政改)。當出現爭論時,逼中央愈來愈坦白,將心目中的憂慮講出來」。
美「重返亞洲」 中國感威脅
中央從未具體言明所謂「國家安全」的具體內容,劉兆佳分析,國家安全議題主要涉及軍事、外交、金融和貿易4層面。軍事上,在美國「重返亞洲」策略下,即使整體軍費減少,但用在亞太區的軍費不減,令中國感到威脅,「中國只能謀求自保,不能對其他國家看得太仁慈」。外交上,美國則希望拉攏日本及東南亞等更多國家,威脅中國。
爭「三元」鼎立 憂港金融安全
他續稱,金融上,中國正爭取人民幣與美元和歐元三足鼎立,這對美國有更多威脅,令中央憂慮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中心、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所以會更緊張香港的金融安全。另外,他稱美國透過與各國的貿易協議,加強與其他國家及歐盟的貿易,但不包括中國在內,對中國造成制約,壓制中國外貿。
劉兆佳認為,中國不會對國家安全說得太具體,亦不要求市民明白國際關係,但特首作為政權一部分,一定會自己把關,故不會放棄提委會「過半數」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