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公司互卸責 無人認管道漏氣
居民早聞異味 未有疏散
【明報專訊】高雄市前鎮區昨凌晨發生歷來最嚴重氣體泄漏爆炸事故,當局初步研判是途經人口密集區域的石化業管道,泄漏易燃工業氣體丙烯引致。綜合現場消息,當區居民於晚上約8時已聞到強烈氣體異味,但各間燃氣公司到場後,互相推說不屬自己管道而無處理,拖延逾3小時仍未發現泄漏源頭,其間無人關閉煤氣管道,市政府亦無疏散居民,令丙烯持續在區內地底泄漏和累積逾3小時,終在凌晨零時引發大爆炸。
各稱不屬自己管道無關掣
多名工程師批評高雄市處理漏氣事故涉「三宗罪」,錯失足以防範爆炸的黃金3小時,包括燃氣公司拖延處理漏氣;無盡早疏散市民;以及消防員向滲出氣體異味的排水口噴水稀釋,令丙烯透過浮在水面蔓延開去的風險大增,釀成連環大爆炸。
大爆炸後,高雄市副市長吳宏謀表示即時成立氣爆災害應變中心,召集在爆炸現場地底設有管道的中油、中石化、李長榮化工(榮化)等公司進駐,要求立即關閉管道輸送,並檢查是否有管道異常紀錄。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陳金德稱,氣爆後於現場採樣調查,所掌握的證據確定是丙烯外泄惹禍。他指出,高雄市輸送丙烯有3條管道,當中2條是中油輸往中石化及榮化,但當時這2條管道未輸送丙烯,唯一一條輸送丙烯的由華運倉儲輸往榮化公司。
陳指出,根據勞工局調查顯示,前晚8時,榮化輸送丙烯時出現異常壓降現象,即管道有氣體外泄,單於前晚8時至9時,丙烯外泄量高達3.77公噸,若有一點火花便會引爆。
被指不報漏氣 榮化否認:管道離爆炸點10米
陳金德稱,榮化直至前晚11時40分才關閉管道,當榮化得知管道壓力異常後,應立刻通報消防、環保局等相關部門,但榮化未有通報,反而自行關閉管道,若通報及時可減少死傷。他稱會將證據交予檢察官調查,有待檢方調查及鑑定報告出爐後,才能釐清責任。
不過,榮化昨發聲明否認其管道漏氣,榮化表示已配合消防局勘查,但氣爆地點與公司的地下管道分屬道路兩側,距離相差10米以上,初步了解榮化的地下管道外觀尚屬完整。
港專家:消防灑水 增連環爆炸風險
香港工程師學會燃氣及能源分部前主席司徒家成表示,接獲氣體泄漏個案後,燃氣公司要盡快探測泄漏源頭,關閉輸送管道的分路掣,他批評意外發生時,氣體公司卻推卸責任,無公司立即停止再輸送氣體。他又稱,高雄市政府有責任盡快疏散居民,但現場人員卻無疏散行動,造成嚴重傷亡。
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亦認為,由居民聞到異味到發生爆炸的3個多小時,高雄市政府仍未找到泄漏源頭,做法「不可接受」,並因此錯失「黃金3小時」救援時機。
對於消防用水噴射丙烯手法,司徒家成認為,雖然丙烯不會與水產生化學作用,但丙烯重於空氣且可浮於水,用水噴射將令丙烯隨水面擴散,做法有風險。科大工業及防火安全健康環境處高級經理李志滿博士表示,氣體公司應即時關閉管道,然而今次事件中氣體泄漏時間長,管道會殘留部分氣體,一旦遇上火種都會大爆炸。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