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為美國資本主義進駐、蘇聯開始西化的一大象徵。
開業這25年來,它在全俄羅斯擁有430間分店,為其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重要市場。可是當此美俄關係跌至近年最低點的時刻,《莫斯科時報》不諱言,麥當勞可能已成為兩國爭拗的磨心。
蘇聯首店全球最大 現430分店
麥當勞之所以進軍鐵幕,全賴麥當勞加拿大負責人科恩(George Cohen)窮14年的洽商,於1988年4月成功說服莫斯科官員相信,麥當勞可以在蘇聯的文化氛圍裏營業。
於是在蘇聯倒台前不久的1990年1月31日,麥當勞在莫斯科普希金廣場(Pushkin Square)開設旗鑑店,是當年全球最大的麥當勞,全場約700個座位,有28個收銀處,開幕第一天就創下逾3萬人惠顧的麥當勞紀錄。
當年儘管一個餐大概要5盧布,相當於一般蘇聯工人的半日工資,但許多俄羅斯人都甘願排長龍光顧。其開業亦標誌着蘇聯對外開放、經濟模式轉變。
麥當勞開業之初,蘇聯「被迫」進口很多食材,並容許它在莫斯科附近自設廠房生產,成為沒有私企國家的異例。這個美國文化標誌進入蘇聯不久,蘇聯帝國就開始瓦解。
俄國麥當勞今年初表示,準備於年底時可在西伯利亞等地30個城市開多70間分店。不過,克里米亞事件後,多個城市爆發反麥當勞示威。4月一項調查顯示,62%受訪者贊成關閉全國的麥當勞。
(俄通社-塔斯社/NBC/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