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人會飼養寵物陪伴自己,人從寵物身上得到快樂與慰藉,但對寵物身心、健康需求有多少理解呢?校記早前到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灣仔總部採訪,並參觀領養中心,認識動物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了解何謂「動物福利」,明白如何身體力行支持愛護動物。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下稱「愛協」)教育部經理趙明明(Vivian)表示,「動物是有感情的,跟我們一樣會感到飢餓、口渴和痛苦」,所以飼養動物時,要從牠們的角度出發,不止生理層面,即提供足夠糧水、清潔環境、診治等,還要考慮心理層面。
為寵物添衣多此一舉
所謂心理層面,簡單而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為動物設想,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物,如遭主人冷落、受虐、拋棄等,就不能加諸動物身上。可是,有時易地而處的做法也未必行得通,例如天冷時,不少主人會替寵物貓狗穿上可愛的衣服保暖,甚至穿上鞋子,Vivian指出這是多此一舉,因為動物的皮毛有保暖作用,胡亂加衣,或令牠們不能散熱、體溫過高,穿上鞋子則會妨礙牠們利用走動磨爪。Vivian稱,作為一個愛護動物、關心動物福利、盡責的主人,要學習動物知識,才可真正了解牠們的需要。
搬屋、移民、動物年老或患病等,都是人們棄養動物的原因。愛協在2012/13年度,接收近千隻棄養動物。「沒有任何原因可以棄養動物」,Vivian嚴肅地說,所有原因都是藉口。飼養動物前,應先衡量動物的壽命有多長,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牠終老,包括考慮家人意願、居住環境、時間和金錢等。她幽默地比喻:「你總不能跟女朋友說:『我可能會因為一些原因不能照顧妳一生一世』,這樣你肯定會被女朋友打耳光。」
動物也有心理創傷
動物跟人一樣,被拋棄、虐待,心理會受傷害,對人失去信任,甚至看見人便情緒緊張等。校記到領養中心的狗舍參觀時,群犬變得緊張,有的更不斷吠叫。Vivian分享親身經驗,4年前她在愛協收養了一隻被遺棄的狗「波波」,「最初幾個月牠都不理會我,我每天回家跟牠聊天,牠慢慢感受到我的愛,就跟我玩耍」。動物的心理創傷,需要長時間撫平。
領養服務是愛協的工作之一。Vivian表示,有意飼養寵物,可考慮領養。該會不是跟寵物店「搶生意」,而是部分寵物店的動物來源有問題,或來自本地非法養殖場,生活環境惡劣,狗的健康成疑,若到寵物店購買,變相支持、鼓勵非法繁殖,損害動物的福利。
Vivian又提醒校記不要觀看動物表演,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動物經過嚴苛訓練才可表演,訓練過程對動物而言是痛苦、違反天性的,甚至令牠們喪命。
(文章經編輯刪節)
文:校記 谷旻軒、馮家淇、吳嘉儀;傳媒teen使 梁文皓
圖:劉慧盈、傳媒teen使 梁文皓
文字整理:劉慧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