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校記黃懷彬透過「星之約會」活動,訪問教育局長吳克儉,報道不但寫出吳克儉面對 不同教育議題的看法,更為黃懷彬帶來「4月寫作大獎」。 「教育是一門國際事業」 「教育就是一門國際事業。」 2012年上任至今經歷憐h變革,教育局長吳克儉認為,自己的工作便是要讓香港學生與世界接軌,增強他們的競爭力。 一次落區經歷,令吳克儉感受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那次他到訪某間中學,碰到兩名因公開試成績不理想、垂頭喪氣的文憑試考生,二人對前途感到迷惘,「其中一人準備投身理髮行業,但當我追問下去,才發現他對理髮行業不太了解。理髮有很多發展範疇,如染髮科技可牽涉科學、個人衛生方面,並非常人所想那玲眾獢v。因此,政府在本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建議加強中學生涯規劃的教育元素,協助學生規劃升學及就業前景,「我明白這樣做,每年會增加學校開支30萬至40萬元,但是讓年輕人及早規劃將來、重拾信心是更重要的」。 除了職業生涯規劃,吳克儉對文憑試考生最擔心的中國語文科考試也有一些看法。雖然不少學生稱中文科為「死亡之卷」,考核內容亦備受爭議,吳克儉認為關鍵是學生要改變學習模式,「隨荇犮N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也要改變。在我讀書的年代,學習方法就是背誦,不把《出師表》整篇背默是不放心的;但背誦的方法已不再適用,21世紀講求的是如何思考」。他認為香港學生的中文水平不僅是與自己比較,更要與內地、台灣甚至新加坡等地比較。在中文愈趨重要的年代,中文水平是維持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期望記者多發問 身為教育局長,吳克儉自言做事小心,因為自己的行為影響深遠,稍一不慎便會鑄成大錯,「教育工作,影響的不僅是140萬名學生,還有他們的家人;影響的不僅是幾年時間,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因此,作為問責官員,吳克儉認為需要積極問責,他視面對傳媒追訪為解釋政策的機會,「我期望他們有多些問題,那洹痟N可以做更多的澄清」。記者對他而言並不麻煩,因為多溝通可以減少誤會。 (文章經編輯刪節) 文:校記黃懷彬(聖保羅男女中學,中四) 文字整理:鄭惠霞 ■編輯部評語 主題清晰 脈絡分明 主題清晰,脈絡分明,善於引述人物的說話,看得出校記曾下工夫整理訪問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