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欄目簡介:文化人與你分享閱讀及創作心得、推介好書
藝術家二犬十一咪(二犬)小時候聽過很多由父親改編的神話故事,天馬行空的橋段啟發其創作,亦影響她的成長。中學畢業前她不愛看書,上大學後突變「書蟲」,瘋狂埋首研究歷史、哲學,「接觸(書本)之後,方發現文學世界是無限制的!」
在南丫島居住的二犬家中藏書逾千本,哲學、文學、環境學等各類書都有,「家中有兩件東西從不借人,一是唱片,二是書。書我不止看一次,有時工作需要還要翻看呢」。她現時愛看書,但中小學時代興趣卻非閱讀。「中五前的讀書報告都是抄同學的!」
聽父「改編」神話 化成創作養分
由於父母管教嚴厲,二犬小時沒太多機會看電視,「看得少,(腦海)沒有『劇本模式』,我的幻想空間會比經常看電視的人多」。二犬的童年看似缺少娛樂,她卻不覺得乏味,全因爸爸會給她說神話故事。「我們吃桃子,爸爸會講水簾洞、孫悟空的故事;他不想我走陰森僻靜的小徑,就說鍾馗捉鬼的故事,更訛稱小徑有長舌鬼」。
二犬笑言爸爸總愛「加鹽加醋」改編神話故事,成為其藝術創作的養分。過去數年二犬曾看三四十本與神話有關的書,思考神話與現代的關係,如她覺得嫦娥有所謂「港女」的一面,「嫦娥並非想做仙子,只不過貪心偷吃了仙丹,沒變長生不老,卻升上月亮去。原來當人利慾薰心,可以連愛情、親人也不顧」。她把這些經個人解讀的神話製成10段短片,於裝置展覽「兒神疑鬼Unnecessary Suspicions」中展出。
走出書本 觀察生活點滴
二犬的成長歷程,也如神話般變化多端,充滿趣味。本來不愛閱讀的她,大學念時裝設計,卻沉迷研究哲學,看了很多西方思潮及文化的著作。她認為不管什麼年代,浪漫主義、復古主義等思潮都會以新的形式重複出現,「學懂此道理後,哪怕身處的社會政治環境如何,你都必定能生活下去。因為你的視野不再狹窄,心胸變得廣闊」。她的閱讀興趣也擴闊不少,從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等作家的作品到《本草綱目》、《黃帝內經》都是其心頭好。
「如果你喜歡看書,那你真的要放下書本,走出去看看。」二犬表示,透過閱讀開闊眼光,加深認識世界,但閱讀不應只局限於看書,觀察鄰居生活點滴、陌生路人的舉動,甚至觀察一草一木的四季變化,在她心目中也是「閱讀」。
【好書推介】
「好書跟好的藝術品一樣,要令人有所啟發。」二犬推介《安妮日記》和《莎拉的鑰匙》,《安妮日記》內容來自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的日記,她於1942年起寫下一家為躲避德國納粹軍迫害、躲進父親公司閣樓密室至被拘捕的情况;《莎拉的鑰匙》故事同樣以1942年作背景,主角「莎拉」與數千名孩子被已受德國統治的法國警方搜捕,並分批送往集中營。書中主角都是年輕人,二犬認為讀者可將兩書主角的遭遇跟現時的生活作對照,了解不同時空下年輕人的生活面貌。
■Profile
二犬十一咪,藝術家,2003年憑裝置藝術《有棵沒人種的樹》獲香港藝術雙年展獎項。曾出版著作《宇宙氹氹轉》、《娘足十年》等。最新裝置展覽「兒神疑鬼Unnecessary Suspicions」由即日至5月11日於牛棚藝術村錄映太奇舉行。
文:G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