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個漢字均有其獨特聲調,南朝齊梁時期,沈約等文人觀察印度梵文而覺悟漢語聲調可分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類,亦即所謂漢語四聲,如「天(平)子(上)聖(去)哲(入)」。後來,沈約乃引四聲入詩,遂慢慢形成為後來的格律詩(近體詩)。格律詩創作,講究平仄格律,即詩句的字詞聲調必須按格律規定寫作。 如著名唐詩王之渙〈登鸛雀樓〉,平仄格律如下: (平=○,仄=●) 白日依山盡 ●●○○● 黃河入海流 ○○●●○ 欲窮千里目 ●○○●● 更上一層樓 ●●●○○ 營造長短聲調對比 所謂平仄,平即平聲,仄則包括上、去、入三聲在內。平聲,是指平坦悠長、不升不降的聲調。仄聲,則指不平的聲調,如上聲調力強而向上升,去聲調沉重而向下降,入聲調短而急促。歸納而言,平聲即可以拉長而字音不改(如天、和、風等);仄聲整體較短,不可拉長,強行拉長則字音改變(如木、道、女等)。 詩句運用平仄的原意,如「●●○○●,○○●●○」句,實乃追求一種「短短長長短,長長短短長」的聲調效果,即一句內由兩個仄(短)字、兩個平(長)字為主,再間以一仄或一平字,層遞運用,產生一種聲調長短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 寫格律詩 廣州話優於普通話 創作格律詩,必須先掌握平仄。現在提倡的普通話是元明清時期(近代)的北方語音,雖有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分,但此四聲不是傳統的漢語四聲,因為普通話沒有入聲,原讀入聲的字(p、t、k收音)均已分攤入其他三聲內,如一(普通話陰平)、六(去聲)、十(陽平)、谷(上聲)等。反而屬於唐宋(中古)時期的廣州話,至今仍完整保存傳統四聲。四聲各細分陰陽二類,即有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八聲,廣州話入聲於陰陽外,尚有中入聲,換言之粵語有九聲之分。因此,用廣州話朗誦唐宋以來的格律詩特別抑揚鏗鏘,創作格律詩更具得天獨厚的優勢;相反用普通話則表現遜色,創作格律詩較易犯律。 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程中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