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稱欠債或表面 籲身心異常速求助
【明報專訊】投資失利欠債男子圖偕子女同歸於盡,明愛向晴軒家庭危機支援中心高級督導主任吳子樂表示,倫常慘案往往涉及多種原因,欠債只是問題的表面,可能事主本身有創傷經驗、精神問題,未必是欠債或單一原因導致。他稱不論有無債務問題,市民最重要察覺自己的情緒及身體反應變化,如發現無胃口、失眠、經常有負面想法、不想見人,就要盡早求助,例如可致電明愛向晴軒熱線,由專業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協助制定還款計劃,有需要亦可轉駁至心理輔導員或醫生跟進,長遠協助解決問題。
自殺風險求助 四成受債務困擾
吳子樂同時指出,欠債帶來的壓力不可小覷,根據該中心過往3個年度接獲具自殺風險的求助個案,受債務困擾的個案每年均佔比35%至38%,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據他的經驗,部分求助者制定還款計劃後,隨即打消自殺念頭,但亦有不少求助者即使欠下的債務不多,仍因覺得無面目見家人、不知道如何面對羞愧感,未能立即走出自殺危機。
吳子樂認為,今次事主圖帶兩名年幼子女離開世界,反映他內心極度痛苦。他寄語面對困境者及早求助,一步步處理問題,「總有出路」,並呼籲公眾無論遇到什麼困境,切勿傷害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