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框架意見書暫33撐14反 組織倡撤海外註冊要求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立法增設「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機制」,法案委員會今日繼續審議,早前亦邀請各界提交意見書。立法會秘書處昨午上載55份意見書,當中33份支持、14份反對,其餘8份不對外公開。同志組織「PrideLab」、「萌家香港」及「虹光」去信支持法案;香港性文化學會及維護家庭基金則反對,批評方案衝擊傳統婚姻觀,後者更憂慮長遠損害兒童福祉。
團體憂動搖領養制
法案委員會正邀各界下周二(29日)或之前提交意見書,截至昨午3時共接獲55份意見書,其中5份屬團體意見書。同志組織方面,2013年創立的 PrideLab去信稱,性小眾傾向支持立法增設登記機制,「相信不會動搖婚姻制度」,另建議政府撤銷港外註冊登記要求、「核心權利」涵蓋其餘司法覆核案所涉的權利、設立定期檢討機制等。萌家香港則建議機制改稱「伴侶關係機制」,讓不限性別的二人登記,減輕標籤同性戀。
另一邊廂,香港性文化學會認為政府方案有不足及令人憂慮之處,包括模糊已婚或未婚的婚姻狀態,「在法律和民風上削弱自然婚姻的特殊性」,建議循多元授權解決同性伴侶的生活問題。維護家庭基金則認為,向同性伴侶授予法律承認,會動搖社會領養制度,損害兒童福祉,「反對任何為將來社會製造更多缺父、缺母家庭的立法倡議」。
市民:窮人冇資格獲保障?
其餘50份個人意見書有8份只限議員閱覽。有性小眾人士去信分享自身經歷,敦促議員通過法案並撤銷港外註冊要求。市民陳驚表示,兩年前與同性伴侶飛抵丹麥哥本哈根結婚,申請及文件認證、機票、住宿等費用已超過5萬元,「對基層人士來講,是一個不容易的數目。難道窮人就冇資格得到最低伴侶保障嗎?」另有公眾人士認為法案等同承認同性婚姻,「破壞傳統婚姻家庭制度」,有基督教徒引述聖經章節稱聖經沒提及同性婚姻,敦促議員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