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伊朗港口大爆炸疑涉導彈燃料
伊朗最大商業碼頭沙希德拉賈伊港上周六(26日)大爆炸,昨天增至最少40人死亡、逾1000人受傷,包括3名華人輕傷,另有6人失蹤。爆炸衝擊波猛烈,港口損痁Y重,還有有毒污染物擴散之虞,霍爾木茲甘省宣布了緊急狀態。《紐約時報》報道一種導彈燃料可能是肇因。
增至40死逾千傷 傷者包括3華人
事發於前天中午12時許,沙希德拉賈伊港有很多員工工作。爆炸衝力猛烈,港口大多數建築嚴重受損和起火,湧起滾滾濃厚黑煙,附近阿巴斯港周圍數公里的玻璃窗都碎裂。現場風力強勁,濃煙令人窒息,可能有有毒污染物向周圍擴散,霍爾木茲甘省進入緊急狀態,要求民眾關起門窗逗留室內及戴上口罩。阿巴斯港周日停課停工。
沙希德拉賈伊港位於伊朗南部霍爾木茲甘省,在阿巴斯港以西23公里、距首都德黑蘭逾1000公里,在涉及五分之一全球石油出口的霍爾木茲海峽北岸。它是該國最大規模兼現代化的貨櫃港,佔地約2400公頃,一年處理7000萬噸貨物,包括石油。經濟分析家稱若然該港口停運兩星期,將對伊朗經濟構成沉重打擊。
伊朗危機管理組織的發言人上周六表示,爆炸可能源於沙希德拉賈伊港貨櫃中化學品儲存不當。《紐時》引述接近伊朗革命衛隊的消息人士報道,爆炸肇因是高氯酸鈉,是導彈固體燃料的主要成分。英國海事安全公司Ambrey表示,事發港口於上月卸下了一批高氯酸鈉。《金融時報》1月曾報道,稱兩艘伊朗船自中國運送大量高氯酸鈉,數量足以推進約260枚中程導彈,協助伊朗去年對以色列發動直接導彈攻擊後補充庫存。
港口爆炸時伊朗正與美國於阿曼展開第3輪間接核談判,初步無[象顯示爆炸與談判有關。伊方表示,會談期間雙方討論了很多技術細節。談判將於本周繼續。(法新社/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