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年中成立發言人團隊 成員須具資深臨H經驗 加強解說醫療事故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早前提出31項改革建議,醫管局昨日舉行傳媒講座介紹事故管理方面措施落實情G,表示將在今年中前成立發言人團隊,培訓總部及聯網發言人,成員須具備資深臨H經驗,並對病人安全及質素文化有深入認識。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希望培訓發言人發言技巧及危機應對,以加強向公眾解說醫療事故。醫管局亦會成立事故應變團隊、優化根源分析等。
高拔陞表示,臨H經驗豐富的部門主管,或很少面對傳媒,指以往有時部門主管解釋醫療事故引述過多專業醫學術語,公眾或難以理解,進而誤以為院方刻意隱瞞,希望成立專責發言人團隊,更好向公眾講解,增強公眾信心。
建應變團隊 明確角色免重疊
醫管局還會建立醫院事故應變團隊,明確團隊每個成員角色及功能,避免應對醫療事故時工作重疊,冀更快捷照顧受影響病人、家屬及醫護。局方亦會優化根源分析,加開培訓班,同時引入人因工程學專家等外部專家參與,提升根源調查質素。新界東聯網服務總監(質素及安全)庾慧玲解釋,人因工程學考慮環境、設備及制度等因素如何增加醫療事故發生機率,從而提出建議。
引入人因工程專家助根源調查
此外,醫管局會持續引入新技術防範未然,保障病人安全。為改善手術室溫度較低,令病人術後出現低溫症,醫管局去年全面落實在24間有手術室的醫院推行「手術前病人保溫計劃」,病人術後出現低溫情G比率減少約50%。
改革建議亦提出建構高層人員病人安全問責框架,高拔陞被問及進展時稱稍後公布具體措施,但強調醫療事故發言團隊通常包括聯網行政總監、醫院院長等高層,即體現問責精神。
另外,本報昨報道青山醫院早前有休班護士喝醉後,由結伴的病人服務助理送返一間病房,其間作出擾亂行為,被當值護士安置於醫院範圍內,最終3人被解僱。高拔陞回應稱醫管局非常重視事件,強調有關護士行為非常不恰當,院方事後已即時處理,並加強督導及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