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券「北上」首半年 申款1978萬 愛康健佔77%
【明報專訊】「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去年6月起陸續推展,據政府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數字,截至去年底有逾1.54萬宗醫療券申領,涉約1978萬元,其中立法會議員林順潮創辦的「希瑪醫療」旗下「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申領1526萬元,冠絕7間試點機構,佔約77%。希瑪醫療稱北上就醫趨勢會延續,預料未來申領總額可升到3億至5億。有本港牙醫認為,從經營成本或經營方式而言內地牙醫診所均構成不公平競爭。
7間大灣區試點機構包括兩間牙科診所,去年6至9月先後開始接受年滿65歲香港長者使用醫療券,其中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獨佔鰲頭,截至去年底收8903宗申請,佔計劃總申請宗數約58%;申領金額達1526.4萬元,佔總申領金額77%。
若以申領金額比對,愛康健較次位的港資全科醫院「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159.4萬元高出逾8倍。愛康健每宗個案平均申領金額亦居次,達1714元,僅低於「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2152元(見表)。
母公司料日後總額可達5億
代表愛康健的希瑪醫療首席策略及投資總監陳永基相信,受惠該公司鄰近口岸,品牌亦為人熟悉,吸引港人北上就醫,且內地牙科服務較本港「平一大截」,料部分市民於目前經濟不景下選擇精明消費。陳預計7間試點機構全年醫療券申領總額約5000萬元,只佔近年本港醫療券每年約33億申領總額「冰山一角」。
他認為,本港公院需長期輪候下,本港及內地醫療服務正「深度融合」,北上就醫趨勢會延續,日後計劃申領總額增到3億至5億元亦屬合理。
牙醫稱港禁宣傳 競爭不公
牙醫學會卸任會長王志偉稱,約1000多萬醫療券申領額較其預期少,但因無法得知市民申領醫療券佔開支總額,難掌握北上求醫實際規模。被問及估計本地牙醫生意跌多少成,他預計較病人北上熱潮前減少雙位數字。他又稱,本地牙醫無法如內地般宣傳,從經營成本及方式,對本地牙醫亦構成不公平競爭,本地牙醫只能靠質素取勝。
牙醫學會現任會長陳超余相信,當病人認識到兩地牙醫質素有差異,兩地牙醫拉鋸局勢會緩和,認為本地市場正復蘇,應交由市場力量決定市民就醫意向。
新風天域執行董事兼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表示,旗下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使用醫療券的長者以初級醫療如健康檢查為主導,使用醫療券長者約佔客源比例達雙位數百分比,相信最少逾半長者屬北上,部分長者使用服務後亦自行付費參與非醫療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