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佩:啟德體育園活動需求仍需摸索 KPI傾向彈性處理
【明報專訊】啟德體育園開幕後陸續上演娛樂及體育盛事。體育園營運的績效指標(KPI)包括每年舉辦指定日數的體育活動,若不達標營運者須繳付罰款。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昨稱,體育園運作後,發現需摸索各項活動的需求,認為體育園即使充分使用,活動安排亦未必符合當初的KPI,傾向彈性處理,認為「吓吓不達標就罰款」非最好做法。
目前體育園營運方需按營運合約列出的KPI管理園區,包括首5個營運年度中主場館每年須有40日舉辦體育活動,整個園區每年體育活動總出席人次要達60萬。若不達標會先計算所欠日數,其中主場館每日罰款額50萬元。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昨於特別財委會會議關注,體育園可否以舉辦其他活動代替體育活動以達KPI。羅淑佩稱,體育園運作後,仍待了解和摸索體育、文藝活動及演唱會對體育園需求,雖然當局對場館使用率有信心,但是否完全符合「數年甚至十年前」提出的KPI仍需觀察,傾向要具一定彈性。
議員馬逢國則關注電影發展基金融資計劃。融資計劃2020至2024年間資助33部電影,政府暫從9齣電影回收款項,當中僅兩齣收回金額比資助額高。4年間收回款項最低電影為《望月》,政府資助165萬元,票房僅約94萬,當局初步估算能收回12萬元;票房過億的《毒舌大狀》政府資助886萬元,料可回收1300萬元。
4年33齣電影融資2「有賺」
稱資助目標有檢討空間
另有兩齣電影仍待申請人向政府提交報表,包括慶祝回歸25周年的《一樣的天空》,當局稱文創處已多番催促申請人,正與律政司商討可採取的法律行動。馬逢國認為,4年間暫只有兩齣電影「有賺」,情况欠理想。羅淑佩認為,政府對電影資助不少,但在收回金額及資助目標上有檢討空間,冀善用資助,令香港電影業不止「有工開」,而是作品具商業回報,從而吸引外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