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選者去年接個案 平均多過其他界別
【明報專訊】區議員工作報告上周出爐,各區議員須交代去年處理的意見及查詢數字。本報統計全體470名區議員的工作報告,直選區議員去年平均接獲1295宗個案,明顯高於其他界別區議員(見表)。有當然議員全年接獲9宗個案,與處理最多個案的議員相差逾300倍。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查詢,稱個案數字受區情需要等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單憑數據衡量區議員工作成績。
全港區議員去年上報共處理近45萬項意見及查詢,直選區議員平均處理1295宗,地委會界別區議員平均處理950宗,委任區議員以及由鄉委會主席出任的當然區議員,分別平均處理878和412宗個案。
當然議員包攬尾五 最少者稱區情異
去年接獲最少意見及查詢的5人全屬當然區議員,其中馬灣鄉委會主席、荃灣區議員陳崇業僅處理9宗個案,是全港最少。他回應稱,處理市民意見及查詢是區議員眾多工作之一,各區區情不同,他日常需要負責不少鄉務,並強調已達成獲指派的任務及目標。大澳鄉委會主席、離島區議員何紹基去年處理50宗個案,他說平日地區工作繁重,「做了很多事情未必全部記錄」,謂最重要是街坊認為區議員能否提供協助、改善社區,「只看數字,我覺得不能代表一個議員在地區的表現」。
方國珊全港最多 謂關鍵積極否
西貢直選區議員方國珊去年處理2980項意見及查詢,是全港最多。她說一直在區內「K石仔」,因此居民多向她求助,認為接獲個案多寡關鍵在於區議員是否積極,與選舉方式關係不大。
部分地委會及委任議員亦處理過千個案,不少是曾參與直選的區議員。曾任6屆民選南區區議員、今屆委任議員林玉珍去年處理1330宗個案,超過同區其他議員至少一倍,她說由於服務地區時間長,加上工作聚焦基層屋h,故個案較多。
另按當局分類,在45萬宗個案當中,未列明詳情的「一般查詢」最多,共18萬宗,佔四成;其次是「協助申請政府服務」,約有8.8萬宗,佔近兩成;被歸類為「其他」的個案也有5.2萬宗。其餘類別的「環境衛生」、「交通治安」、「房屋及地區設施」、「專業服務諮詢」各有2萬至4萬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