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繁昌:在任時已想港設「另類醫學院」 談多校政風波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美當校長更難

[2024.12.04] 發表
科大前校長陳繁昌(右)昨出席「大學校長高峰論壇」由中大校長段崇智(左一)主持的環節。以往陳不時戴鴨舌帽出席公開活動,他昨笑稱已是長期習慣,自己有過百頂帽,又稱現居美國,雪季可戴帽保暖和遮擋陽光。(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科大前校長陳繁昌昨出席「大學校長高峰論壇」後接受本報訪問,談到科大正爭取成立醫學院,他認為香港有第三間醫學院是好事,並支持採用美制「第二醫學位」招生,稱在任時已想香港設「另類醫學院」。被問現時在港做大學校長相對當年易或難,陳笑說只能間接回答,稱2018年離港後很多港人都說他「走得合時」,對於現時香港的大學校政風波頻生,他形容「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明報記者 黃嘉妍

著名數學學者陳繁昌2009年起擔任科大第三任校長,在位9年,於2018年的第二個任期提早卸任,轉往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出任校長。

現醫學講AI 太年輕或難學

科大、理大及浸大先後表明爭辦第三間醫學院。陳繁昌昨稱,擔任科大校長時新加坡已設「另類醫學院」,他覺得香港亦應設立,但當時未打算由科大開辦。他支持本港第三間醫學院提供類似美制的「第二醫學位」,即取錄已完成首個學位的人,料更有收生彈性。他續說,首個學位新生約18歲,相比第二學位新生最少22歲,思想或「差好遠」。

陳繁昌認為,香港需訓練更多醫生,惟「醫生不是神仙」,現在講求在醫學應用人工智能(AI),但若要求10多歲年輕人修讀醫學兼AI,「很多東西要讀、很難」。他重提甫中學畢業曾獲港大醫學院取錄,惟因太年輕未定志向而放棄。

談到近年本港大學校政風波頻現,陳稱大學校長一向需兼顧眾多事務,形容「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舉例近期很多美國大學校長受以巴衝突、學生示威活動等影響下台,稱在美當校長更難。

大學主責非政治 討論不同意見

問及本港大學自主性,陳說大學主責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而非政治,「大學應該是中立」,是討論社會不同意見的地方,「如果大學校長或其他領導已經有一個定位,那你怎麼說呢?這個很重要」。他又說,作為校長不應只將教員視作員工,限制對方做哪類研究或教導學生的方法,「全世界沒有這樣東西,不是中學」。

盼港校提供平台 助識國際趨勢

陳繁昌寄語本港大學需與時並進,提供平台讓學生掌握國際趨勢,亦可於學分或課程提供彈性,讓學生選修各類感興趣科目。他說,若學生只着眼在港發展則過分局限,可把握優勢,聯繫大灣區及東南亞地區等合作機會。

另外,月底將卸任的中大校長段崇智昨早主持「人工智能應對生物醫學和社會挑戰」討論環節。本報記者昨問段卸任感受、會否不捨中大,他微笑稱需準備論壇,未正面回應。

更多港聞
同時檢42呼吸道病原  浸大診斷系統獲世衛推薦
【明報專訊】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研發「自動多重診斷系統」,可一站式檢測42種呼吸道病原體。浸大稱,內地地方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始就系統展... 詳情
廠商會倡北都設「深圳飛地」便北拓 可簡化進口程序註冊成內地公司 信吸港企外資
【明報專訊】政府正推動北部都會區規劃工作,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日前接受本報專訪,建議日後在北都劃出深圳「飛地」,在該區製造的產品可視作內地生產,... 詳情
【明報專訊】中美關係近年持續升溫,甚至連帶影響本港商界。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強調,業界一直很重視歐美市場,至今仍佔港商逾六成生意額,舉例今年建築... 詳情
稱為病人福祉泄資料 醫委前委員得直撤罪
【明報專訊】65歲事務律師劉慧兒涉於出任醫委會業外委員期間,披露一名醫委會求助人資料,並接觸該求助人為其事務律師生意牟利,涉及逾58萬元律師... 詳情
【明報專訊】《反恐條例》第二宗案件,8人涉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間策劃3次爆炸,昨於高院踏入第8天審訊。有監視警員供稱,被告何卓為在原定行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