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雜貨價升歸咎加元疲軟
預料聖誕新年假期漲幅較大
食品進口價增長強勁年升14%
【明報專訊】加拿大的整體通脹水平在最近幾個月來有所緩和,但加拿大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雜貨時,再次感受到價格方面的壓力。經濟學家指出,加元疲軟是導致食品雜貨的黏性通脹的罪魁禍首,且這一趨勢將在即將到來的聖誕和新年假期內持續下去。
加拿大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加拿大消費者在今年10月從商店購買食品的年度開支年增長2.7%,較今年9月的2.3%迅速攀升。新鮮蔬菜和水果的價格的年增長幅度分別為7.3%和7.6%,推動了食品價格的上漲。
滿地可銀行資本市場的高級經濟師瓜鐵力(Sal Guatieri)指出,與過往幾年的全球通脹形成對比的是,食品雜貨在今天的價格飈升不一定是普遍性的。
在加拿大,今年10月的食品雜貨通脹率攀升了2.7%,但美國的最新數據則顯示,食品價格的年增長率只有1.1%。
加﹑美兩國的食品通脹水平有所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因素可能是加元疲軟和美元走強。自上周開始,加元兌美元跌破了71美仙的關口,創下4年來的新低,之後略有回升。
這種差異能夠在加拿大的食品雜貨店內被強烈地感受到,特別是在天氣寒冷的季節,因為加拿大人吃的新鮮食品,絕大多數是從美國進口的。
他還說,食品的進口價格一直在 「相當強勁地 」增長,在過去一年升了14%。
加拿大人很可能感受到疲軟的加元以及在年初發生的乾旱對於牛肉價格的綜合影響。消費者還可以預期,價格在臨近年底時將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特別是進入聖誕和新年假期,加拿大人較平常購買和進食更多的食物。
儘管加元兌美元的匯率在過往一年多來一直在下滑,但加元的疲軟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相關。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上任後仍可能對加元不利,顯示加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處於守勢。
加拿大的消費者應如何迎戰食品通脹?個人金融理財專家艾哈邁德哈奇(Rubina Ahmed-Haq)提供了以下實用貼士,包括:
第一,消費者在前往超市之前,先制訂一份購物清單,清點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以及已擁有的東西。避免食物浪費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容易腐爛的食物。
第二,不要過分注重超市的忠誠獎勵計劃,儘管忠誠獎勵計劃可能有所幫助,但如果消費者光顧多間商店並加入很多不同的獎勵計劃,可能會削弱任何節省的效果。
第三 ,居住在折扣連鎖店附近的消費者不妨利用這一地點優勢,因為在折扣商店可找到更低廉的價格,但以犧牲更廣泛的選擇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