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議下12%官津小一零測考 一年兩次佔最多 教評會倡創意地評估

[2024.11.25] 發表
為配合教育局建議在小一級上學期取消或減少紙筆評估,黃埔宣道小學本學年首次安排以活動代替測考,小一生本月一連4天在校內參加活動,包括剪貼食材,與同學合製「盆菜」(圖),扣連以冬至為題的多元學習活動。(盧曼盈攝)

【明報專訊】本港中小學近日先後完成測考。教育局今年更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小一級取消或減少測驗和考試,本報統計全港約450間官津小學,當中只有55間、即約12%學校小一級「零測考」,逾四成小學一年測考兩次。教評會主席蔡世鴻認為有必要保留小一測考,同時建議教師更有創意地評估學生。

明報記者 鄧佾文 范灝民

本報統計《小學概覽》全港約450間官立和津貼小學(不包括現年不設小一級的學校)的小一級測考次數,當中55間(約12%)小一「零測考」,41間(約9%)只測考一次,佔比最多是全年兩次,有198間(約44%);有1間小學測考次數多達6次(見表)。

教育局今年更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建議小一上學期應以多元化評估代替測考,並按校情延後、減少或取消小一學生校內默書、測考,提倡「採用靈活及有趣的評估模式代替」,好讓新生適應,亦減少家長憂慮。有小學本學年起響應建議,小一測考「3變2」,近日讓學生搓湯圓和「製盆菜」作評估方式(見另稿)。

有改淺常識卷 讓「戰場」留主科

小學校長兼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表示,不設測考只是「延後壓力」,「不考大家都高興,但(壓力)會逼落下一次」。他主張在小一級教導學生閱卷解題,稱可以不計算分數,有助減壓,又稱可每科30%分數來自非紙筆評估,例如參觀活動後分享見聞,惟有感個別教師「未跟上」,在評估方式上不夠創新。

有不具名小學校長說,作為學術強的學校,家長不欲減測考次數,因此校方將常識科試卷改淺,加入多項選擇題(MC),「好讓學生的『戰場』留在中英數」,又說學生常識成績佳可增加學習自信,「小學反而應該培養學生有足夠抗逆力、正向心態看得失」。

小一二皆「零測考」

荃灣商會學校:關注精神健康

現時小一及小二「零測考」的荃灣商會學校,校長周劍豪說,過往所有學生每年中英數各測考4次,近年更關注學童精神健康,「希望他們有個快樂的童年」,因此約兩三年前,小一和小二改為約每月一次的進展評估,且不計排名。被問目前大部分學校仍保留小一測考,會否擔心學生日後較難適應考試,周認為「公開試」對小學生言之尚早,且「讀書終歸不是為考試」,而是學生的學習根基。

中西區聖嘉祿學校小一生亦毋須測考,並改為不計名次的階段評估,例如數物件、走出課室參加活動。校長李永佳稱,小一生剛從幼稚園畢業,未必適應小學,在過渡階段要求測考「未必是最好做法」。他說將來會審視效果,考慮「向上拓展」,讓初小生毋須測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單車測試賽暢順 楊潤雄:冀大橋口岸「摸門釘」旅客諒解
【明報專訊】粵港澳公路單車賽暨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公路單車測試賽昨日在香港、珠海及澳門三地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於賽事完結後表示,測試... 詳情
18區「打卡位」完工 未提效益指標 議員稱僅能當市容美化 現應思如何促消費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於18區設「打卡」地標吸引市民和遊客拍照,每區獲撥100萬元增添各項裝置,而據民政署稱,... 詳情
18區「打卡位」現場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專訊】記者近期參照各區議會文件列出的「打卡」地標走訪其「打卡位」,其中在觀塘、深水埗、九龍城、北區、油尖旺、南區、屯門、離島8區採訪期... 詳情
新翠花園火警父亡女不適 疑電線短路 母子外出免禍
【明報專訊】柴灣新翠花園昨日有單位發生火警,消防到場將火救熄,在單位救出一對父女,其中六旬父親獲救時已昏迷,由救護車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初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