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圖鑑:新加坡之旅(上)——新加坡人的大牌檔與雞
【明報專訊】回想,筆者往新加坡的次數不算多,而且每次到訪都是困在大學的校園,偶爾到市區遊覽都是點對點的,地鐵也沒有乘搭過,這樣旅行根本談不上認識一個地方。香港人對新加坡總帶着比較,本來比較沒什麼問題,甚至可以引發建設性的討論,但處處以比併的心態看別人的文化,就失去了旅行的快樂及欣賞不同文化的真誠。這次在新加坡市中心麥士威區(Maxwell)短暫生活,得到當地朋友的引領,我開始對這地方有一點點的認識,與新加坡真正成為朋友。
假如新加坡是人,她應該很愛光顧大牌檔
傍晚六七時,終於到達新加坡機場,身心疲累,因為大意看錯時間,結果要在香港國際機場重新購票才能登機……不想再提此事了,絕對是人生的污點!然而,當我推着行李走進古典幽暗的酒店大堂時,看到兩個畢業生L和Y正等着我,頓時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不快樂的情緒立即消散在舊式建築的縫隙之中 。
在夏日的晚風下,我們三人走到著名的老巴剎大牌檔,以為隨隨便便可以找個位置,但眼前人山人海,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是真實的嗎?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種「盛世」光景,腦中突然閃過一個畫面:小時候與父親到大牌檔消夜,我叫及第粥但只吃粥,把碗中所有豬肝、豬肉都留給父親,這些不負責任的壞習慣經常被家人批評。
香港舊時大牌檔熱鬧的氣氛,冷不防在老巴剎幽靈般閃現。老巴剎大牌檔是富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堅強地佇立在金融中心地段,與平民百姓的大牌檔攜手,形成新加坡獨特的風景。
她也應該很愛雞
「我今天在路邊看到雞!」L鄭重地告訴我。但當時我正忙於吃串燒,而且腦中沒有浮現任何相關的畫面,所以沒有特別跟她討論。直到第二天的下午……麥士威是個很有趣的社區,有美麗的舊式房子,有設計新穎的商業大廈,也有樸素的街市和公屋;這裏也是韓日餐廳的集中地,據我幾天來的實地考察,韓國餐廳的顧客較多,因此我幫助「弱者」,覺得當地的日本拉麵其實很有水準。在商業大廈和公屋之間,有一個公園、一片綠草,我就在這裏遇上牠們——雞在草地上漫步,在繁忙的馬路走過,在咖啡店的門口徘徊。牠們好像告訴我們「我們也是城市的住客」。
所有舉起相機拍照的,都是遊客,因為只有遊客才會對麥士威公園草地上行走的雞大驚小怪。我隆而重之地問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J,為何新加坡的雞可以隨便在城市走動?我期待一個嚴肅的答案,但J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新加坡就是這樣,一派沒需要解釋的樣子。記起之前有些日本朋友以十分驚慌的表情問我為何香港人在早餐吃「出前一丁」,大概我當時的回應也是懶洋洋的。
香港經歷禽流感之後,雞與我們的距離愈來愈遠了。在麥士威的公園看着比我更自由的雞,又想起以前的某個生活片段:小時侯母親總會在新年前買兩三隻活雞回家,把牠們綁在廚房的角落,然後親自送給上門的親戚。她是拿活雞去拜年的,真的不可思議。每年這兩三天我最怕入廚房,牠們總是跟着我,視我為朋友一般。當時覺得自己又不是住在鄉間,是在城市中心的中心成長的孩子,當然不想跟牠們玩了。
現在回想,原來雞曾經與我們這些城市人如此親近,實在難以想像。無論是人頭湧湧的大牌檔,或是健康快樂的「走地雞」,很高興仍然可以在新加坡看到它們,請好好地保持着。
■黃淑嫻
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香港作家
文、圖:黃淑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