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促分段垃圾徵費 重啟先導計劃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本月中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地球之友呼籲政府把握社會對垃圾徵費的關注,盡快重啟先導計劃,建議分兩階段實施,首階段先覆蓋政府部門及轄下公共場所,每3個月檢討,期望下年底能全面落實垃圾徵費。環境署回覆查詢,指推行垃圾徵費「需要社會民情配合」,其間會增加公眾教育和回收配套;署方未回應何時重推計劃。
地球之友昨日舉行環保政策倡議記者會,就廢物管理、再生能源、綠色金融等6範疇提出建議。對於特區政府今年5月底宣布無限期擱置垃圾徵費,明年中再匯報檢討,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洪藹誠質疑,現時未有先導計劃下,「政府能有什麼可以檢討」。他建議分兩階段實施垃圾徵費,首階段在年底前實施,先涵蓋大部分政府部門及其轄下的公共場所,例如政府辦公大樓、官立學校、體育館等,每3個月定期檢討成效及公眾諮詢,爭取明年底前全面推行垃圾徵費。
倡加強跨境合作處理固體廢物
此外,洪藹誠認為單靠香港處理所有廢物並不可行,鼓勵政府加強跨境合作處理固體廢物。他引述立法會數據指,直至2022年,本港廚餘回收量不足一成,堆填區每日仍有超過3000公噸廚餘,反映本港未有足夠能力處理。他認為內地有完善的回收產業鏈,政府可考慮和內地分工,如香港負責收集分類,再運送經初步處理的廢物到內地加工和回收,多管齊下處理垃圾。
團體亦關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洪認為,內地發展再生能源的技術日趨成熟,建議政府從內地輸入可再生能源,「既然內地能輸入核能,為什麼可再生能源不可以呢?」他認為可再生能源比核能更安全和低成本,是較好的替代方案。其他建議包括成立專責應對氣候變化部門,負責統領各部門推行應對極端氣候的措施,以及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下所有合資格課程,納入可持續進修基金,培育更多綠色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