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吶喊聲中的絕望和希望
【明報專訊】相距至今約一百年,魯迅的作品彷彿仍然陰魂不散。
中國人的自私、無知和庸俗,在今天的中國,仍然彷彿是「無遠弗屆」,然而更因為這樣,今天的中國人,更應該重讀魯迅,是因為我們必須深切理解,國民的「根本性問題」,或者說,我們面對現在的境况,如何能夠在中國文化中、在魯迅的憂患意識中,重新找到「療救的力量」。
文:呂永佳
圖:Jorm Sangsorn@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