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分析求診長者大數據 患糖尿死亡風險較高

[2024.04.19] 發表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醫管局數據實驗室的大數據,開發一套能預測老年糖尿病患者未來一年出現嚴重低血糖風險的機器學習模型。左起為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顧問醫生陳俊文,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周怡君、研究助理教授楊愛民、副研究員時麥。(中大醫學院)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分析逾110萬名65歲或以上求診長者的數據,發現2014至2018年在這5年間,此年齡組別的長者整體死亡率下降8%,但長者如罹患糖尿病,他們因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原因死亡的風險,仍較沒有患糖尿病的患者高1.5至2倍。

中大指出,本港每3名65歲以上的長者便有一人罹患糖尿病,醫學院利用醫管局數據實驗室涵蓋的全港匿名病人資料,分析逾110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的數據,他們曾於2014年至2018年在公營醫療系統求診,發現患糖尿病者死亡風險高於沒有患病者。

開發預測嚴重低血糖模型 85%精確

醫學院稱,嚴重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急性併發症,會增加患者跌倒、罹患心血管疾病和認知障礙症,以及各種原因死亡的風險,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套能預測老年糖尿病患者於未來一年出現嚴重低血糖風險的機器學習模型,指精確率高達85%。團隊指此模型能與現有的電子病歷系統結合,可為最高風險的年長患者及早提供干預措施,預防他們出現嚴重低血糖。中大稱研究詳情刊於國際期刊PLOS Medicine及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楊愛民稱,今次研究反映糖尿病會增加死亡風險,故有必要發展能幫助患者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及改善病情的自我管理措施。領導是次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周怡君表示,團隊開發的模型,有望能結合本地電子病歷系統,以找出高風險出現嚴重低血糖的病人,並及早進行預防措施,例如改用降血糖反應較輕微的糖尿病藥物,或調整胰島素注射的時間和劑量。

更多教育
名家學堂:紫式部:寫作得自由
【明報專訊】日本放送協會(NHK)每年皆會製作長篇連續劇「大河劇」。 本年度的大河劇是由吉高由里子(圖)主演的《致光之君》(光る君へ)... 詳情
名家學堂:紫式部的宮中見聞
【明報專訊】古時候的日本,一般只有男子可以學習漢文,女子為了通訊,便創造假名文字系統來溝通,後來演變成現代日本通用的平假名、片假名。紫式部(... 詳情
新書試閱:《人來人往》
【明報專訊】■內文摘錄 父親節念父親───記我那無可救藥 唯美浪漫派老爸 「談起爸爸,能想起的形容詞──偉岸、嚴厲、慈愛、沉默、...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已經有20年沒有搬家了,我認為是幸運的,而且是非常幸運那種。有學生告訴我,他讀中小學時一家幾年搬幾次,住遍九龍東西南北。聽他... 詳情
【明報專訊】「君子」指的是有道德的人,「小人」則是於德有缺。在《論語》裏,不少章節正是反映了君子與小人的比較。顯而易見,沒有小人,君子不能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